组织的模块化程度测度指标及其在公共组织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8 22:37
本文关键词:组织的模块化程度测度指标及其在公共组织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在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全球化背景下,组织发生了剧变。新近出现的组织类型虽然在组织结构或形式上各不相同,却有两个共同的目的:一是降低或控制组织环境带来的复杂性,二是增强组织弹性以适应动态的组织环境。“模块化”是通过降低系统复杂性使之易于管理的重要原理。因而,如果将模块化原理运用到组织设计中,可以达到简化组织系统,提高组织对动态环境的适应能力的目的。在现实的组织实体中,哪些组织组件需要模块化、如何增强这些组件的模块性便成为组织设计者面对的主要问题。本研究给出了一个解决此问题的工具,即通过探索组织模块化的内涵,建立组织模块化的结构模型,从而构建起可操作化的测量一般组织的模块化程度的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组织模块化与组织有效性,以及组织产出模块化与组织结构模块化之间的因果关系,帮助组织设计者了解组织模块化的意义、途径和方法。通过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 经过样本数据的拟合、检验及修正,最终得出一个测度组织模块化程度的指标体系,它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和实际上的可操作性。(2) 组织的模块化对组织有效性有直接正向的影响。(3) 组织产出的模块化对组织结构的模块化有直接正向的影响。
【关键词】:模块化原理 组织模块化程度 结构方程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C936
【目录】:
- 1 引言7-9
- 1.1 问题的提出7-8
- 1.2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8-9
- 2 模块化原理及其应用价值分析:一个简要的理论回顾9-15
- 2.1 “模块化”在制造生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11-13
- 2.2 模块的产品结构与组织的模块化13-15
- 3 研究框架与基本假设15-22
- 3.1 组织模块化内涵及其程度测度指标15-19
- 3.1.1 组织模块化的内涵15-16
- 3.1.2 组织结构的模块化内涵及其程度测度指标16-17
- 3.1.3 组织产出的模块化内涵及其程度测度指标17-18
- 3.1.4 组织外部功能的模块化内涵及其程度测度指标18-19
- 3.2 组织模块化与组织有效性19-22
- 3.2.1 组织有效性的内涵及测度指标19-20
- 3.2.2 组织模块化对组织有效性有积极正向的影响20-22
- 4 研究设计22-26
- 4.1 方法简介:结构方程建模(SEM)22-23
- 4.2 模型建构:两个假设和三个模型23
- 4.3 选择样本:公共组织的特点和发展趋势23-24
- 4.4 样本特质描述24-25
- 4.5 量表25-26
- 5 研究结果26-39
- 5.1 验证性因子分析26-33
- 5.1.1 模型M026-30
- 5.1.1.1 相关矩阵26-27
- 5.1.1.2 参数估计值、修正指数、拟合指数与路径图27-28
- 5.1.1.3 信度分析28-29
- 5.1.1.4 模型M0的结果分析29-30
- 5.1.2 模型M0之修正模型M0b30-33
- 5.1.2.1 参数估计值、修正指数、拟合指数与路径图30-31
- 5.1.2.2 信度分析31-32
- 5.1.2.3 模型M0之修正模型M0b的结果分析32-33
- 5.2 结构方程分析33-39
- 5.2.1 样本数33
- 5.2.2 模型的确认33-34
- 5.2.3 模型M1的拟合检查34-37
- 5.3.4.1 参数估计值、修正指数、拟合指数与路径图34-36
- 5.3.4.2 信度分析36
- 5.3.4.3 模型M1的结果分析36-37
- 5.4.5 模型M2的拟合检查37-39
- 5.4.5.1 参数估计值、修正指数、拟合指数与路径图37-38
- 5.4.5.2 信度分析38
- 5.4.5.3 模型M2的结果分析38-39
- 6 结论与展望39-40
- 主要参考文献40-44
- 附录:调查问卷44-45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章W毰,
本文编号:7499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749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