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虚拟研发团队基本类型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8 18:23
本文关键词:四种虚拟研发团队基本类型的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虚拟研发团队 自组织团队 集成协调团队 核心团队 风险团队
【摘要】:虚拟团队研究长期以来是团队理论的一个重要领域,但是截至目前为止虚拟研发团队的作用方向、作用程度等尚未取得一致性结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技术革命的兴起,远程工作操作和效率等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据此本文选取虚拟研发团队为对象对它的四种基本类型作进一步的比较研究。 在对虚拟团队的相关理论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针对以往研究对象界定不明确、测评指标选取宽泛、概念界定不全面等问题,对虚拟研发团队四种基本类型进行了重新界定,在此基础上构建出虚拟研发团队四种团队类型比较的概念模型,并采用SPSS工具对概念模型和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①资源需求:自组织团队和集成协调团队在资源需求上没有很强的显著性差异:集成协调团队和核心团队在资源需求上没有很强的差异;核心团队和风险团队在资源需求上没有显著差异;而自组织团队和风险团队在资源需求上有显著差异。②项目计划:自组织团队在制定项目计划时倾向于制定动态的计划,集成协调团队在制定项目计划时倾向于制定动态计划且有一定的系统性,核心团队在制定项目计划时倾向于制定系统计划且有一定的动态性,而风险团队在制定项目计划时倾向于制定系统的计划。③行为:将集成协调团队与核心团队之间作为分界点,自组织团队和集成协调团队的行为基本属于自治行为,且自组织团队比集成协调团队的行为自治性要强;核心团队和风险团队的行为基本属于系统行为,且风险团队比核心团队行为的系统性要强。④知识获取:证实自组织团队、集成协调团队、核心团队和风险团队顺次之间既存在显著差异也存在一定的共性,,并且自组织团队显性知识的获取量较多,而风险团队隐性知识的获取量相比较而言较多。⑤创新:自组织团队和集成协调团队在个人创新变量上无显著差异,但在团队创新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两组团队倾向于个人创新;同理,核心团队和风险团队则倾向于团队创新,可以将集成协调团队和核心团队之间作为零界点。
【关键词】:虚拟研发团队 自组织团队 集成协调团队 核心团队 风险团队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C936
【目录】:
- 1 绪论9-14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9-11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问题的提出10-11
- 1.2 研究的目标、思路和方法11-12
- 1.2.1 研究目标和内容11-12
- 1.2.2 研究思路12
- 1.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2
- 1.3 论文框架12-14
- 2 理论综述14-33
- 2.1 虚拟团队的相关理论14-17
- 2.1.1 虚拟团队的概念及特征14-16
- 2.1.2 虚拟研发团队的特征16-17
- 2.2 虚拟团队影响因素的相关理论17-28
- 2.2.1 沟通信任17-20
- 2.2.2 信息技术20-21
- 2.2.3 团队绩效21
- 2.2.4 其他影响因素文献综述21-23
- 2.2.5 从机理的角度综述虚拟团队的关键影响因素23-28
- 2.3 研发的相关理论28-32
- 2.3.1 研发的发展阶段28-30
- 2.3.2 研发项目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理论30-32
- 2.4 小结32-33
- 3 概念模型及假设33-48
- 3.1 虚拟研发团队概念的界定33-34
- 3.2 虚拟研发团队特征的界定34-37
- 3.3 虚拟研发团队影响因素的界定37-40
- 3.4 概念模型及假设的提出40-47
- 3.4.1 虚拟研发团队的分类40-42
- 3.4.2 虚拟研发团队的机理研究42-46
- 3.4.3 虚拟研发团队的概念模型及假设46-47
- 3.5 小结47-48
- 4 问卷设计及研究方法48-55
- 4.1 样本及抽样方法48-49
- 4.2 变量及度量49-51
- 4.2.1 输入度量49
- 4.2.2 过程度量49-50
- 4.2.3 输出度量50-51
- 4.3 分析方法51-54
- 4.3.1 因子分析法51-52
- 4.3.2 K-W检验法52-53
- 4.3.3 T检验法53-54
- 4.4 小结54-55
- 5 数据统计及结果分析55-70
- 5.1 样本统计55-56
- 5.2 问卷信度和效度检验56-60
- 5.2.1 信度检验56-58
- 5.2.2 效度检验58-60
- 5.3 假设检验及结果分析60-69
- 5.3.1 四种团队样本的K-W检验60-62
- 5.3.2 假设检验及结果分析62-69
- 5.4 小结69-70
- 6 结论70-72
- 6.1 主要结论70-71
- 6.2 局限性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71-72
- 致谢辞72-73
- 参考文献73-79
- 附录179-83
- 附录283-91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研究课题91-92
- 1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91
- 2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研究课题91-92
- 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92
- 西北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9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沈霞;虚拟R&D团队的组织构建及其动态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彭翠;自组织团队绩效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771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877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