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评议中同伴学习理论及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4 08:19
本文关键词:同行评议中同伴学习理论及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同行评议 同伴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关联主义学习理论 批判教育学习理论
【摘要】:知识的快速发展更新促使人们保持不断的学习,以更好的适应社会进步。因此,如何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来进行更好地学习等问题也吸引了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目前学习方法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同伴学习、协作学习、组织学习等方面,本文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同行评议中的同伴学习。本文在同行评议的广泛应用基础上建立同伴学习理论框架,并提出了两种同行评议式的同伴学习环境创设方法,并进行实践应用分析。 本文首先以关联主义学习理论、批判教育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进行同行评议中同伴学习的理论框架的建设,主要围绕了同行评议中同伴学习的内涵方法以及学习环境创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然后以理论框架为核心提出了两种同行评议式同伴学习方法,,分别是网络环境下的同行评议式同伴学习以及团队环境下的同行评议式同伴学习。这两种学习方法之间是递进关系。他们的理论依据分别是:关联学习和批判教育学习、建构学习和批判学习,并依次提出了环境创设的方法,为同伴学习的方法提供了实践依据。其次,本文针对同行评议下的同伴学习进行了实践应用研究,以软件行业的代码评议系统EduPCR为实践依据,针对其用户进行了一系列的问卷调查,进行了同伴评议学习活动的应用分析研究。应用分析表明,同行评议下的同伴学习对于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增强学习者的责任心以及提升学习产出有着巨大的影响。 本文提出的同行评议式同伴学习方法对于应对知识大爆炸时代的信息快速更迭有着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也为实现全民教育和终身学习提供了良好机会。
【关键词】:同行评议 同伴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关联主义学习理论 批判教育学习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3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绪论7-16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7-8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8-9
- 1.2.1 研究目的8
- 1.2.2 研究意义8-9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9-14
- 1.3.1 同行评议评议者指派研究现状及分析9-12
- 1.3.2 同伴学习研究现状及分析12-14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4-16
- 第2章 同行评议背景下的同伴学习理论框架16-28
- 2.1 同行评议中同伴学习基础介绍16-19
- 2.1.1 同伴学习概念界定及其特征16-17
- 2.1.2 同行评议中同伴学习理论框架基础17-19
- 2.2 基于关联主义的同行评议中同伴学习理论19-21
- 2.2.1 关联主义学习理论介绍19
- 2.2.2 关联主义下的同行评议中同伴学习内涵与方法19-20
- 2.2.3 关联主义理想学习环境创设20-21
- 2.3 基于批判教育的同行评议中同伴学习理论21-23
- 2.3.1 批判教育下的同行评议中同伴学习的内涵与方法21-22
- 2.3.2 批判教育理想学习环境的创设22-23
- 2.4 基于建构主义的同行评议中同伴学习理论23-26
- 2.4.1 建构主义下的同行评议中同伴学习内涵介绍23-24
- 2.4.2 建构主义下的同行评议中同伴学习方法介绍24-25
- 2.4.3 建构主义同伴学习理想学习环境的创设25-26
- 2.5 本章小结26-28
- 第3章 同行评议中同伴学习环境创设方法研究28-43
- 3.1 同行评议中同伴学习介绍28-33
- 3.1.1 同行评议学习活动介绍28-29
- 3.1.2 同伴学习活动介绍29-30
- 3.1.3 同行评议式同伴学习活动研究30-31
- 3.1.4 同行评议式的同伴学习环境创设要求31-33
- 3.2 网络环境视角下的同行评议式同伴学习33-38
- 3.2.1 网络环境下的同行评议式同伴学习介绍33-34
- 3.2.2 学习型社交网络同伴评议学习环境的创设34-36
- 3.2.3 学习型社交网络中的同行评议式同伴学习的特点36-38
- 3.3 团队环境视角下的同行评议式同伴学习38-41
- 3.3.1 团队视角下的同行评议式同伴学习介绍38
- 3.3.2 团队式同伴评议学习环境的创设38-41
- 3.3.3 团队式的同伴学习的特点41
- 3.4 两种同伴评议学习方法之间的关系41-42
- 3.5 本章小结42-43
- 第4章 软件同行评议中同伴学习的应用分析43-55
- 4.1 软件同行评议实例研究43-51
- 4.1.1 软件同行评议系统介绍43-45
- 4.1.2 代码评议中的同伴学习实例应用分析45-51
- 4.2 同伴学习实例应用学习产出优势分析51-53
- 4.3 同行评议视角下的同伴学习的完善53-54
- 4.3.1 多种评议方式53-54
- 4.3.2 多种评议者指派方式54
- 4.4 本章小结54-55
- 结论55-56
- 参考文献56-61
- 附录 EduPCR 学习系统问卷调查61-64
- 致谢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崇光;高安邦;;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新进展:关联主义[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2 高安邦;吴清泉;;基于关联主义的个人学习网络管理系统[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3 谢洪明;葛志良;王成;;社会资本、组织学习与组织创新的关系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4 覃成强;;论同辈反馈在英语写作中的作用[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钟启泉;研究性学习:“课程文化”的革命[J];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6 龚旭;同行评议公正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4年06期
7 理查德·莱文;;中国大学最缺对评判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1年10期
8 王蕾;潘巧仪;;影响同行评议公正性的因素分析[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9年05期
9 张力;;基于关联主义网络协作学习的要素模型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04期
10 赵黎明,徐孝涵,张卫东;对同行评议专家的反评估分析[J];中国科学基金;1995年01期
本文编号:9695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unyingzuzhiguanlilunwen/96959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