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预防处置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预防处置研究
【摘要】:高校是国家传承文明、培育人才和引领社会的主阵地,是整个时代各种社会思潮重要的起源和传播根据地,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构建和谐校园是推动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增强校园创新活力,实现稳定、健康、有序发展的现实需要,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期的“矛盾”阶段,,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发生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毋庸置疑,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治理机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和高校公共突发事件频发的现实背景,对文章涉及的相关概念与定义进行了新的总结和探索;论文试图运用实证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系统调查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必须科学构建包括预警、引导、教育和风险评估等机制在内的高校突发事件预防机制和处置体系;提出了由决策、保障、心理干预和信息沟通等组成的较为完整的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体系。高校必须拥有忧患意识,,这是构建公共突发事件预防处置机制的目标指向。论文提出高校要切实提升法治思维,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旨在全面提升高校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畅通信息发布机制等有效举措。
【关键词】:高校 公共突发事件 预防 处置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绪论8-14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8-10
- 1.1.1 选题的背景8-10
- 1.1.2 选题的意义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1
- 1.2.1 国外对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研究现状10-11
- 1.2.2 国内对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研究现状11
- 1.3 创新点、重点和难点11-12
- 1.3.1 创新点11-12
- 1.3.2 重点12
- 1.3.3 难点12
- 1.4.研究思路和方法12-13
- 1.5 论文基本框架13-14
- 2.何谓高校公共突发事件14-20
- 2.1 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概念与特征14-15
- 2.1.1 公共突发事件的一般理论14
- 2.1.2 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概念界定14-15
- 2.1.3 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基本特征15
- 2.2 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类型与成因15-20
- 2.2.1 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类型15-16
- 2.2.2 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成因16-20
- 3.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预防机制和处置体系20-26
- 3.1 高校公共突发事件预防处置的内涵与现状20
- 3.1.1 高校公共突发事件预防处置的内涵20
- 3.1.2 高校公共突发事件预防处置的现状20
- 3.2 高校公共突发事件预防机制20-23
- 3.2.1 公共突发事件预警机制20-22
- 3.2.2 公共舆论引导机制22
- 3.2.3 安全意识教育机制22-23
- 3.2.4 校园安全风险评估机制23
- 3.3 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体系23-26
- 3.3.1 突发事件决策体系23-24
- 3.3.2 应急动员和保障体系24-25
- 3.3.3 突发事件心理干预体系25-26
- 4.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26-37
- 4.1 提升法治思维,提高管理水平26-28
- 4.1.1 切实加强法制教育26-27
- 4.1.2 广泛进行社会动员27-28
- 4.1.3 有序加强思想引导28
- 4.2 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发挥学生主体作用28-31
- 4.2.1 创新途径,,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29-30
- 4.2.2 加强沟通,锻炼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30
- 4.2.3 注重实践,组建大学生信息管理队伍30-31
- 4.3 建立通畅的高校突发事件信息发布机制31-34
- 4.3.1 健全高校公共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制度31-32
- 4.3.2 注重网络舆情的导向和疏通32-34
- 4.4 提高高校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34-37
- 4.4.1 建立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34-35
- 4.4.2 做好校园及周边信息预警与排查工作35
- 4.4.3 增添常规及反恐防暴演练培训35-37
- 结语37-38
- 参考文献38-41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41-42
- 致谢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梅芬;;论提高社区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0年26期
2 陶良云;胡旭东;;美国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特点及启示[J];科学之友;2011年04期
3 许阳飞;余安强;;公共突发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年08期
4 曾立荣;;公共突发事件归因分析及防控策略——以湖南省为例[J];武陵学刊;2013年06期
5 王玉琳;公共突发事件与应急指挥系统分析[J];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09期
6 周志平;现代社会公共突发事件管理体系的构建[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7 吴江;;加强公共突发事件管理者的素质培养[J];中国人才;2006年11期
8 商勇强;;与其乐极生悲 不如居安思危——我国近年来公共突发事件原因分析与预防机制建立[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倪荣远;;略论公务员公共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提升[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薛世妹;;和谐社会背景下处理公共突发事件公关机制的构建[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晓光;宋慧宇;;公共突发事件行政协调机制探讨[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重庆警备区 张烨;增强军地联合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N];中国国防报;2008年
2 英山县委宣传部 叶晓华;应对公共突发事件要把握好“四个原则”[N];黄冈日报;2010年
3 记者 周建越;如何应对公共突发事件[N];苏州日报;2011年
4 潘洪其;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只能公开透明[N];法制日报;2012年
5 吴萍萍 蔺振勇;当公共突发事件发生时[N];甘肃法制报;2005年
6 王一;浅谈媒体在公共突发事件中的功能与作用[N];中华新闻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丁建峰;宁夏强力处置公共突发事件[N];华兴时报;2006年
8 宋健 唐娟娟;张倩红:加强公共突发事件档案收集与管理[N];人民政协报;2010年
9 王一;公共突发事件中媒体的功能与作用[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10 殷爽;“采访须审批”到底卡住了谁?[N];光明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费鹏飞;林德尔应急管理视角下城市公共突发事件处置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2 郭文艳;公共突发事件与高校网络舆情分析及其引导[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龙易易;公共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的政府引导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邓亚男;高校公共突发事件的预防处置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5 张玉宏;公共突发事件中微博的传播力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6 颜艳;政务微博的公信力问题探析[D];南京大学;2013年
7 陈婉秋;论公共突发事件网络传播的特点与效应[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许张婷;区域公共突发事件社会网格化应急联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9 陈墩;地方政府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10 曹静;高校公共突发事件处置体制机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874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087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