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生态移民的时空跨域比较研究——对双海子和黄草川的个案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西部生态移民的时空跨域比较研究——对双海子和黄草川的个案比较研究
【摘要】:甘肃省内肃南县明花乡双海子村与天祝藏族自治县华藏寺镇黄草川村,是两个不同的以少数民族为主的生态移民村,分别经历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探索的两个不同历史时期,同时来自不同的地理空间,有着不同的安置方式。由于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安置条件和搬迁理念,导致二者存在不同的迁移效果,形成的移民社区存在显著差异。对裕固族占多数的双海子移民村和藏族占多数的黄草川移民村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分析民族地区的生态移民过程中存在的社会问题,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的方略。
【作者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生态移民安置 时空跨域 民族地区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与经验研究”(项目编号:13XDJ0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甘青藏区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意识建构与社会稳定研究”(项目编号:12BSH034) 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肃省民族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4YB056) 甘肃省高校科研项目“甘肃藏区生态移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3A-068)
【分类号】:D632.4
【正文快照】: 20世纪60年代左右生态移民概念被正式提出,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才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移民[1]。生态移民是一种由于原居住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为了保护其生态环境而引起的一定规模的自愿或非自愿人口迁移[2]。在国内研究中,多以西部为出发点展开生态移民研究,甘肃的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赖韦文;朱洁怡;谢英美;向安强;;新丰江与三峡水库农村移民的时空跨域比较研究——以广东博罗为中心[J];西北人口;2015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光芸;杨龙;;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社区治理[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4期
2 赵彦云,李静萍;中国生活质量评价、分析和预测[J];管理世界;2000年03期
3 罗柳宁;生态环境变迁与文化调适:以广西矮山村壮族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4 谢英美;赖韦文;向安强;;广东新丰江水库移民村50年发展的社会历史考察——以惠州市博罗县岐岗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34期
5 余文学,高渭文,张云;水库移民问题社会经济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刘有安;;孤岛文化背景下的移民社会文化适应——以宁夏清河机械厂为例[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年05期
7 谢英美;江雪伦;赖韦文;向安强;;因地制宜:水库农村移民可持续发展模式与经验借鉴——以广东惠州博罗龙溪岐岗新丰江水库移民村为例[J];老区建设;2014年04期
8 石智雷;杨云彦;;非自愿移民经济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三峡库区与丹江口库区移民比较研究[J];人口研究;2009年01期
9 王茂福,张明义;中国水库移民的返迁及原因[J];社会科学;1997年12期
10 风笑天;“落地生根”?——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J];社会学研究;2004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贾丽峤;水库移民的社会适应过程及其策略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2 熊晓艳;三峡外迁移民“孤岛文化”的形成[D];兰州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超;皮海峰;;生态移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梁福庆;;水利水电移民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问题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何黄真;;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山移民工程[J];老区建设;2008年03期
4 阿布力孜·玉苏甫;王小飞;;开发式生态移民的效益分析——以哈密市为例[J];西北人口;2009年05期
5 刘亢;刘刚;代群;;三峡百万大移民[J];中国三峡;2009年S1期
6 本刊编辑部;;第1届全国水利水电移民工程学术研讨会将于2010年11月在北京召开[J];水资源保护;2010年03期
7 本刊编辑部;;第1届全国水利水电移民工程学术研讨会将于2010年11月在北京召开[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0年04期
8 刘元胜;;生态移民要提高移民发展能力[J];环境保护;2010年22期
9 黄豁;汤耀国;;“后移民时期”任重道远[J];w,
本文编号:11158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115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