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上海市因病支出型贫困救助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1 05:14

  本文关键词:上海市因病支出型贫困救助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支出型贫困 问题分析 因素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救助的理念不断进步,社会救助的政策范围不断扩大。与此同时,转型期的贫困人口数量也不断增加,构成日益复杂的贫困群体。上海市在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经过不断的试点和总结,最终形成上海市因病支出型贫困救助政策。国内外文献关于支出型贫困救助方面的研究集中在支出型贫困形成的原因和现有政策的经验介绍,相关研究集中在理论方面,缺少救助实施现状研究。本研究以支出型贫困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政策分析、无结构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上海市因病支出型贫困救助存在的问题。本文的整体结构如下:第一章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理论基础以及相关研究的评述。第二章对上海市因病支出型贫困救助政策进行分析,研究政策的功能定位和具体内容。第三章对上海市因病支出型贫困救助进行调查研究。对救助实施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归纳、整理。第四章研究上海市因病支出型贫困救助存在的问题,分析相关因素及其层级结构。第五章提出完善上海市因病支出型贫困救助的对策建议。第六章简要总结研究的成果与不足,并对未来相关问题的研究进行展望。本文的结论如下:上海市因病支出型贫困救助存在以下问题:救助政策之间存在功能重复现象;救助项目单一且救助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现行政策中的一些环节需要调整;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经济状况难以核实;事后救助模式限制救助范围;政府行政资源整合不足;基层工作人员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同时本研究通过解释结构模型得出上海市因病支出型贫困救助的相关因素: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救助水平、政策宣传水平、政策申请流程的复杂程度、事后救助模式、其他社会救助渠道产生直接影响,属于第一层级的相关因素;国家层面的民政政策、经济转型、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文化产生间接影响,属于第二层级的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针对上海市因病支出型贫困救助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明确救助政策功能定位;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救助水平;调整已有政策中不合理环节;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提高经济状况核对的效率;从事后救助模式向预防性救助模式转变;提升救助队伍的管理水平;整合因病支出型贫困救助措施。
【关键词】:支出型贫困 问题分析 因素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2.1
【目录】:
  • 论文摘要6-8
  • Abstract8-13
  • 第一章 绪论13-41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13-16
  • (一) 研究背景13-14
  • (二) 研究意义14-16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6-29
  • (一) 国内研究现状16-26
  • (二) 国外相关研究26-29
  • (三) 现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29
  • 三、相关概念界定29-32
  • (一) 支出型贫困29-30
  • (二) 因病支出型贫困30-31
  • (三) 因病支出型贫困人群31
  • (四) 因病支出型贫困救助31-32
  •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32-37
  • (一) 支出型贫困理论32-33
  • (二) 政策执行过程模型33-34
  • (三) 需求层次理论34-37
  • 五、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37-40
  • (一) 研究目标37
  • (二) 研究内容37
  • (三) 研究方法37-38
  • (四) 论文框架38-40
  • 六、本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40-41
  • (一) 论文的创新之处40
  • (二) 论文的不足之处40-41
  • 第二章 上海市因病支出型贫困救助政策背景与内容分析41-59
  • 一、上海市因病支出型贫困救助的政策背景41-50
  • (一) 上海市社会救助政策体系内容分析41-48
  • (二) 上海市社会救助政策体系特点分析48-49
  • (三) 因病支出型贫困救助政策的必要性49-50
  • 二、上海市因病支出型贫困救助发展历程50-52
  • 三、上海市因病支出型贫困救助政策内容52-58
  • (一) 救助对象及相关规定53
  • (二) 申请资格与申请条件53-54
  • (三) 办理程序54
  • (四) 救助形式54-55
  • (五) 政府职责55-56
  • (六) 与其他救助制度的衔接56
  • (七) 其他内容56-58
  • 四、本章小结58-59
  • 第三章 上海市因病支出型贫困救助调查研究59-79
  • 一、调查对象的确定59-60
  • 二、调查研究的过程60-67
  • (一) 问卷调查的过程60-66
  • (二) 访谈调查的过程66-67
  • 三、调查结果分析67-78
  • (一)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67-76
  • (二) 访谈结果分析76-78
  • 四、本章小结78-79
  • 第四章 上海市因病支出型贫困救助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因素分析79-90
  • 一、上海市因病支出型贫困救助存在的问题79-81
  • (一) 救助政策之间存在功能重复现象79
  • (二) 救助项目单一且救助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实际需求79-80
  • (三) 现行政策中的一些环节需要调整80
  • (四) 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经济状况难以核实80-81
  • (五) 事后救助模式限制救助范围81
  • (六) 政府行政资源整合不足81
  • (七) 基层工作人员管理存在诸多问题81
  • 二、上海市因病支出型贫困救助的相关因素分析81-88
  • (一) 解释结构模型简介82
  • (二) ISM方法的操作过程82-87
  • (三) 上海市因病支出型贫困救助政策相关因素层级结构87-88
  • 三、本章小结88-90
  • 第五章 完善上海市因病支出型贫困救助的对策建议90-98
  • 一、总体目标90
  • 二、基本原则90-92
  • 三、具体建议92-97
  • (一) 明确救助政策功能定位92
  • (二) 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救助水平92-93
  • (三) 调整已有政策中不合理环节93-94
  • (四)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提高经济状况核对的效率94-95
  • (五) 从事后救助模式向预防性救助模式转变95
  • (六) 提升救助队伍的管理水平95-96
  • (七) 整合因病支出型贫困救助措施96-97
  • 四、本章小结97-98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98-100
  • 一、结论98
  • 二、展望98-100
  • 附件一:上海市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调查问卷100-104
  • 主要参考文献104-110
  • 致谢11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宏;;从贫困理论到贫困救助理论——贫困理论功能的适用性下移[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2 金海琴;;浅析城市新移民贫困救助问题及完善建议[J];网络财富;2010年15期

3 李乐为;王丽华;;就业激励和援助:贫困救助制度演进和优化的基本取向[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4 ;医疗救助——综合性城市贫困救助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J];社会福利;2003年03期

5 罗竖元;;社会工作者服务贫困救助领域的功能及其制约因素探讨——基于深圳市、长沙市、贵阳市的实证调查[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张慧颖;;资产建设在农村贫困救助制度中的应用条件分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03期

7 秦枫;;贫困的合理性与贫困救助过程中的负功能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11期

8 张浩淼;;我国城市贫困救助政策调整的动因探析[J];理论探索;2008年03期

9 田胜勇;;农村贫困救助问题初探——以张家界市永定区四都坪乡为例[J];湘潮(下半月);2013年12期

10 刘旭东;;贫困救助制度的三重演进[J];中国社会保障;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18万农牧民享受国家贫困救助[N];甘孜日报(汉文);2010年

2 李晓霞;让“贫困救助线”真正成为民心工程[N];兰州日报;2006年

3 刘燕玲;陕西农村健康扶贫有新招[N];健康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孙琪 尹勇 实习生 袁艺睿;一笔贫困救助金的背后[N];四川日报;2011年

5 青川县惠民帮扶救助中心主任 李晓奇;创新贫困救助管理模式[N];广元日报;2014年

6 谭粉玲 贺东虎;西峰区妇联贫困救助显实效[N];陇东报;2009年

7 唐悦;我省贫困救助水平高机制新[N];新华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贺喜格宝音 通讯员 付红霞 于红梅;“民情流水线”成了为民解忧绿色通道[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9 本报记者 张启民;让社区充满爱……[N];赤峰日报;2008年

10 李晓兰、白雪梅;迁西长效扶贫困救助机制解民忧[N];唐山劳动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曲大维;城市贫困救助的福利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银霞;中国农村贫困救助制度的历史演变[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文艺;中美贫困救助政策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3 李凌霄;上海市因病支出型贫困救助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4 马琳曼;我国贫困救助中慈善组织的参与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5 胡晶梵;社会救助视野下的支出型贫困救助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年

6 刘颖;城镇社区贫困救助工作现状初探[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7 曹学禹;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城市贫困群体的困境与出路[D];南京大学;2015年

8 石玉萍;构建新型城市贫困救助体系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杨钊;重庆市城市贫困家庭的现状分析与社会救助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209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1209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c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