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有效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31 23:30

  本文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有效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突发公共事件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制度有效性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都不太符合自然规律,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诸如:“7·23”温州动车事故、昆明火车站暴恐袭击、“8·12”天津的爆炸这一类的突发公共事件也在不断发生。这样的突发性公共事件不仅仅发生在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也发生过令全世界震惊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因此,针对于突发公共事件所进行的管理已经成为全世界都非常关注的焦点。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如果政府相关部门及时处理并对大众发布相关事件信息,避免使人民群众处于恐慌之中,这样才能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恶化;但如果政府部门没有及时控制事件的发展,也没有及时对人民群众发布事件的相关信息,很有可能造成人们内心的恐慌,促使恶性群体事件的再次发生。这就说明了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政府是否能够及时准确的公开相关的信息,对于处理时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说明了,处理相关的事情时,政府在相关的信息公开方面的制度是否能够被有效的进行更是重中之重。然而,目前的研究中只有针对突发事件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方面,对该制度是否有效的研究很少。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制度有效性的构成、突发公共事件与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概念、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判定标准等进行了研究。运用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中外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有效性进行了分析。运用模糊分析法和调查分析法对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是否有效进行了验证,并证明现行制度是有效的,这也是本文的研究创新。运用综合分析法并结合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来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提高制度有效性的对策来保证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有效运行。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制度有效性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D922.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7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8-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0-15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5-16
  • 1.4 研究预期创新16-17
  • 2 制度有效性及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基本理论分析17-27
  • 2.1 制度有效性的构成17-19
  • 2.1.1 制度有效性的涵义17
  • 2.1.2 制度有效性的分类17-18
  • 2.1.3 制度的外部环境与制度的有效性18-19
  • 2.2 突发公共事件与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概念19-22
  • 2.2.1 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19
  • 2.2.2 突发公共事件与政府信息公开的联系19-20
  • 2.2.3 突发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与常规中的区别20-21
  • 2.2.4 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的特征分析21-22
  • 2.3 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主要内容22-24
  • 2.3.1 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原则22-23
  • 2.3.2 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23
  • 2.3.3 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23-24
  • 2.3.4 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24
  • 2.3.5 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的时限24
  • 2.4 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有效性的判定标准24-27
  • 2.4.1 制度的效率24-25
  • 2.4.2 制度的正义性25
  • 2.4.3 制度的增益性25-27
  • 3 中外突发公共事件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有效性分析27-35
  • 3.1 中国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有效性分析27-30
  • 3.1.1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发展历程27-28
  • 3.1.2 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展历程28-29
  • 3.1.3 突发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有效性分析29-30
  • 3.2 美国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有效性分析30-32
  • 3.2.1 美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历程30-31
  • 3.2.2 美国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体系31-32
  • 3.3 日本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有效性分析32-33
  • 3.3.1 日本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发展历程32-33
  • 3.3.2 日本突发公共事件管理体系33
  • 3.4 外国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33-35
  • 3.4.1 建立健全的信息公开法律体系33-34
  • 3.4.2 建立专门的突发事件应对机构34
  • 3.4.3 提高新闻媒体自身的责任意识34-35
  • 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有效性评估35-51
  • 4.1 糊层次分析法简介35-39
  • 4.1.1 建立层次结构35-36
  • 4.1.2 建立判断矩阵36-37
  • 4.1.3 层次排序37-38
  • 4.1.4 一致性检验38-39
  • 4.2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39-47
  • 4.2.1 体系构建应遵循的原则40-41
  • 4.2.2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41-44
  • 4.2.3 评估流程44-47
  • 4.3 结合案例验证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评估体系47-51
  • 4.3.1 案例分析47-48
  • 4.3.2 评估结果分析48-51
  • 5 提升突发公共事件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有效性的对策51-59
  • 5.1 提高公民对于制度有效性的意识51-52
  • 5.1.1 明确公民知情权的宪法地位51-52
  • 5.1.2 树立正确的政府信息公开理念52
  • 5.1.3 培养人们的权利意识52
  • 5.2 提高《条例》的可操作性52-54
  • 5.2.1 确立“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53
  • 5.2.2 进一步明确信息公开范围53-54
  • 5.2.3 健全突发事件信息公开的程序内容54
  • 5.2.4 建立统一的信息发布机构和信息数据库54
  • 5.3 制定并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54-56
  • 5.3.1 梳理并修订与《条例》规定有冲突的相关法律55
  • 5.3.2 建立并完善应急预警机制55
  • 5.3.3 尽快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55-56
  • 5.4 完善监督检查机制56-59
  • 5.4.1 进一步加强公众参与56
  • 5.4.2 完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56-57
  • 5.4.3 将媒体舆论监督制度化57
  • 5.4.4 完善问责机制57-59
  • 结语59-61
  • 6.1 本文主要内容59
  • 6.2 创新之处59-60
  • 6.3 展望60-61
  • 参考文献61-66
  • 致谢66-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霍春龙;包国宪;;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视角下的制度有效性[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年01期

2 靳涛;石玉洁;蒋凯;;制度有效性测度解析——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桂海论丛;2012年04期

3 李达飞;;论反腐倡廉教育制度有效性的发挥[J];中国监察;2010年16期

4 李达飞;;反腐倡廉教育制度有效性发挥的约束与对策[J];廉政文化研究;2010年02期

5 张环;;日本企业制度有效性论析[J];日本研究;2009年04期

6 杨素云;论法律制度有效性的社会基础[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黄璐;;制度有效性与女性生活质量问题分析[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01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平顶山 兰波;基金投研制度有效性面临考验[N];中国证券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毛璐;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有效性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6年

2 杨素云;法律制度有效性条件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1242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1242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e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