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网络、族群关系与交往规范——基于中国西南与东南亚田野经验的讨论
本文关键词:区域网络、族群关系与交往规范——基于中国西南与东南亚田野经验的讨论
【摘要】:以来自中国西南边陲与东南亚地区的田野经验为基础,分析区域中多族群往来中所形成的交往规范,进而分析不同群体在区域"流动的地方性"中所形成弹性、灵活的族群关系、生存心态与实践策略,以期重绘理解区域社会体系复杂关联的动态图景。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胞波情谊”与中缅关系(项目编号:12CSH06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东南亚华人跨国流动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研究”(项目编号:14AZD069)
【分类号】:C95;C912.3
【正文快照】: 族群之间的往来与互动,一直以来均是族群研究的重要议题,而作为社会文化现象,其自然发生的历史则远远早于学界对该命题的关注与探讨,并随着群体迁徙、人文生态环境、区域关系以及民族国家建设等变化而被注入新的动因。如今,全球范围内人口、商品、信息与资本的加速度流动,改变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家荣;周晓红;;西边中心举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西南及其与东南亚的族群互动”国际学术研讨会[J];思想战线;2011年04期
2 何明;;开放、和谐与族群跨国互动——以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国家边民跨国流动为中心的讨论[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马林英;;刘韶华《流动的成年礼:中国西南的青年移民、毒品与爱滋病》出版[J];民族学刊;2012年05期
4 葛方新;李强;;我们为什么将这条河纳入视线[J];世界博览;2010年09期
5 丁桂芳;;仪式、契约与秩序——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群体盟誓制度探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6 胡小平;原始森林中的基诺风情(英文)[J];Women of China;2005年03期
7 安琪;;“帝国边陲”——欧美学界对中国西南的研究演变[J];思想战线;2009年03期
8 姬兴涛;;中国西南近代民族关系特点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9 张泽洪;;中国西南的傈僳族及其宗教信仰[J];宗教学研究;2006年03期
10 ;认识四川 热爱四川[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1999年Z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本报记者 吴刚;渝新欧串起中国西南和欧洲两个中心[N];重庆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蒋蓝;罗安平:美国《国家地理》与中国西南[N];成都日报;2013年
3 记者 黄筱棠;中国西南商贸流通高峰合作论坛举行[N];泸州日报;2011年
4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审 徐文堪;中国西南考古发现古老型人类新种[N];东方早报;2013年
5 任佳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云南是中国西南面向印度洋开放的重要窗口[N];云南日报;2007年
6 ;走进西部 走进四川[N];国际商报;2000年
7 ;西南跨国公司情有独钟[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本文编号:1238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238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