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性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与农民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9 09:40
本文关键词:强制性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与农民行为研究
【摘要】:城镇化是事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探究城镇化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中地方政府与农民的行为逻辑对于顺利推进城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对中部江汉平原H乡城镇化案例的研究发现:由于分权制度、激励机制、地区竞争的存在和地方政府掌控土地开发权的优势,地方政府有很强的激励去强制介入和主导城镇化,并且也具备介入和主导的条件,本文将地方政府在城镇化中的行为逻辑概括为“主导型逻辑”;面对地方政府的强制介入和主导城镇化,被动卷入城镇化的农民出于安全、维权、谋利等的需要,有遵从、个体谨慎抗争、个体暴力抗争、群体谨慎抗争、群体暴力抗争五种主要的应对方式,而通过抽象农民做出行为选择的条件,本文将农民在城镇化中的行为逻辑概括为“被动型逻辑”。在强制性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与农民的互动形成了一个“地方政府措施——影响(利益性质、是否危及基本生存)——初步策略选择(抗争信号试探)——地方政府回应——农民抗争升级或弱化”的完整互动链条。通过对地方政府“主导型逻辑”及其指导下的行为选择与农民的“被动型逻辑”及其行为的分析,本文认为,地方政府和农民共同遵循“协商型逻辑”才是未来城镇化推进中地方政府与农民行为逻辑的发展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99.21;D630;D422.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肖自强;从村民政治行为逻辑来看乡村民主的前提——读《选举事件与村庄政治——村民选举参与的行动逻辑》[J];博览群书;2004年01期
2 苏燕平;;就地转移农民工:乡村弱者维权的行为逻辑——以陕西关中某村为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04期
3 聂军;柳建文;;报复抗争:底层个体极端行为的逻辑[J];领导科学;2014年17期
4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 顾骏;“协调机构”泛滥背后的政府行为逻辑[N];中国经营报;2014年
2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贺雪峰;村庄类型差异源于不同区域农民行为逻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贺畅;强制性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与农民行为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2 高振环;乡村治理视角下的户村关系变迁与农户行为逻辑[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3 朱良春;报酬、资源与权力:低报酬背景下村干部的行为逻辑[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077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307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