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软结构、裂变式扩散与不为型腐败的整体性治理
本文选题:宽软结构 + 裂变式扩散 ; 参考:《中国行政管理》2017年02期
【摘要】:不为型腐败是"为官不为"现象长期积累所引发的一种腐败新形态。长期以来,对不为型腐败采取一种"宽软结构"的治理状态,具体表现为体制转轨的"真空"和"断档 "、追责制度的零散化、政策执行的阻滞、监督主体的分散化、追责过程的非连续性和个体内在动力的缺失。"宽软结构"的治理状态导致不为型腐败的蔓延与危害发展成为一种裂变式扩散机制,使"为官不为"现象不断地在个体、群体、组织、社会、国家五种路径上扩散。因此,需要构建一种层级联动、功能整合与部门协同的整体性治理体系,才能有效地遏制不为型腐败的危害和裂变式扩散,形成举国"为官善为"的治理格局。
[Abstract]:Non-action corruption is a new form of corruption caused by long-term accumulation of officials. For a long time, we have adopted a kind of "broad and soft structure" to deal with corruption, which is manifested in the "vacuum" and "broken file" of the system transition, the scattered system of pursuing responsibility, the blocking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the decentralization of the main body of supervision. The discontinuity of the process of pursuing responsibility and the lack of internal motivation of the individual. " The governance state of "wide soft structure" leads to the spread and harm of non-corruption and develops into a kind of fission diffusion mechanism, which causes the phenomenon of "not to act as officials" to spread continuously in the five paths of individual, group, organization, society and countr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a kind of overall governance system which is hierarchical linkage, functional integration and department cooperation,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urb the harm and fission spread of non-corruption, and form the governance pattern of "acting as officials and doing well" in the whole country.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江苏高校“青蓝工程”项目“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编号:21911514010087) 江苏省人才强省研究基地2014年度开放课题“领导决策权力动态控制机制及战略能力开发”(编号:SKRC2014400-5)
【分类号】:D63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唐兴盛;;政府“碎片化”:问题、根源与治理路径[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2 梁栋;郑曙村;;当前我国官员问责复出机制的失范与完善[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01期
3 丁煌;我国现阶段政策执行阻滞及其防治对策的制度分析[J];政治学研究;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春奎;毛万磊;;官员治理研究进展与展望:基于CSSCI的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J];地方治理研究;2017年01期
2 丁淑娟;;府际关系视角下的我国基本药物制度执行问题的再思考[J];医学与社会;2016年12期
3 韩瑞波;;整体性治理在国家治理中的适用性分析:一个文献综述[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4 魏丹丹;康维波;;新农村公共服务政策执行阻滞因素探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5 韩万渠;;基层官员的身份困境与乡村治理中的政策执行变异[J];中国行政管理;2016年09期
6 罗彦;樊德良;;治理能力现代化视角下的城乡规划法治化建设挑战与思考[J];规划师;2016年09期
7 王亚茹;张涵之;;整体性治理视阈下的中国式扶贫机制研究[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8 王永茂;;国家认证能力、基层政府自主性与农村政策执行——以农村危房改造政策为例[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9 冉鹏程;;“互联网+”视域下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治理创新路径探索[J];中国民族博览;2016年07期
10 田冰;;被问责官员复出机制探究[J];法制博览;2016年1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谭海波;蔡立辉;;论“碎片化”政府管理模式及其改革路径——“整体型政府”的分析视角[J];社会科学;2010年08期
2 曾维和;;价值重构、制度安排与功能整合——超越新公共管理的三种理论视角[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竺乾威;;从新公共管理到整体性治理[J];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10期
4 Tom Christensen;Per Lgreid;张丽娜;袁何俊;;后新公共管理改革——作为一种新趋势的整体政府[J];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国权;毛益民;;腐败裂变式扩散:一种社会交换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2 韩喻;;微公益:让四两“博”千金[J];职业;2011年10期
3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旭花;;变式的角度 数学的眼光[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孙旭花;;30利用螺旋变式课程培养准教师的数学创造能力:澳门经验[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向仕军;;初中数学变式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4 柳海峰;;强化数学变式训练、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分层教学中培养B班学生能力的策略之一[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5 孙显元;;科学发展观的几点思考[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杨敏;;让学生的思维“新”起来[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湖北卷)[C];2013年
7 柳海峰;;强化数学变式训练、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分层教学中培养B班学生能力的策略之一[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8 王桂林;林友斌;;变式教学在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的应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程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通过变式教学促进学生发展[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10 王桂林;林友斌;;变式教学在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的应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河南长葛一高 梁海龙;高中数学变式学习模式初探[N];学知报;2011年
2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大团逸夫学校 李晶;利用变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N];学知报;2011年
3 宿豫区实验初级中学 吴彩香;物理教学中基于有效教学的问题设计[N];学知报;2010年
4 张健 董兴果 马恒昌;由滚动式向裂变式发展[N];科技日报;2003年
5 子闽;裂变式发展:“人”的能量不可忽视[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牛春颖 实习生 姜洁冰;创新带来整个行业聚变式发展[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7 记者 李希平;“变式”教学受欢迎[N];中国改革报;2004年
8 沈志彦;创新和改进是如何发生的[N];中国信息报;2001年
9 河南省淮滨高级中学 赵志刚;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对策[N];学知报;2011年
10 宜阳县高村乡第一中学 数学专业 周玉红;数学课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N];学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聂必凯;数学变式教学的探索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静;基于多元表征的初中代数变式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夏晓蓉;英语致使移动结构的认知研究—动词和致使移动句法变式的义形接口[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敏;高中数学变式教学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宝宏;规则变式三种习得和应用方式的迁移效果[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小菁;初中数学复习变式训练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4 陶贵斌;数学变式题教学的实践与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孟宪荣;初中数学变式教学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6 冀艳华;叠合式形容词变式的语义及语用功能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7 刘雪颖;椭圆的变式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丽;基于图形分析的初中几何变式教学的应用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9 张yN;南城方音变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王海丞;初中数学课堂变式教学的实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885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788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