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异化的社会资本与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中的腐败及其防控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07 20:18
【摘要】: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再次面临社会经济的重大转型,改革的重心也从经济领域逐渐向政治领域转移。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面临着因公民日益增长的对公共服务多元化、专业化和精细化需求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低效率-高成本现状之间的不适应所产生的困境。政府职能的转变迫在眉睫。一些基层政府开始尝试将市场操作机制引入公共部门,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运行模式应运而生。国务院的批转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以及2015年6月1日开始施行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等几个重头文件,都对发展公共服务合同外包做出了重要批示。而作为一种新的理念、方法和机制,相关理论研究的不足会制约实践的发展,因此必须跟进相关研究。其中,公共服务合同外包过程中政府与企业合谋腐败的现状、表现特征、成因分析及其防控机制,就构成了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本文梳理了以往文献中国内外学者关于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中诱致腐败的影响因素及相关预防和治理机制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在综合比较以往研究方法的适应性及优劣势基础上,指出社会学研究视角的独特性。据此,进而提出本文的“特殊信任-社会关系网络-嵌入式的社会结构-政企间腐败”的理论分析框架。而后以发生于H市中的Z案例为实证案例,验证本文的理论猜想,即异化的社会资本作为一种互联交易资本,是企业政治行为的动机和根本因素,并最终导致公共服务合同外包过程中腐败交易的形成,引发公共服务合同外包腐败。在本文的研究论述中,政府和企业都是具有理性思维、具有合法性地位的行动者。政府从公共服务的垄断提供者,转变为公共服务的委托人;企业从一个单纯的经济组织,接受政府委托成为公共服务的代理供应商,转变为代理人。政府是人民的使者,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集成者;企业却是全利益的追逐者。企业具有向一切利益领域渗透和入侵的可能。特殊信任的存在,为企业的逐利动机撕开了公共部门的防御线;社会关系网络作为其中的“桥梁”,缩短了政府与企业的距离,为两者之间的主观选择和隐形关联交易等行动策略提供便利;嵌入式的社会结构更加成为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中上手腐败行迹的最好掩护。而通过上述一连串系统化的运行,政府与企业才能在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中演绎出依赖、关联交易在先、公平竞争在后的行动策略。本文的重点在于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分析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中的腐败,推断并论证异化的社会资本是公共服务合同外外包腐败的内在影响因素而非其他,指出双方合作关系的达成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利益的策略性建构而非基于规则的制度化建构的成果。政府在购买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只引进市场化操作机制的“形”,而并没有真正学习到公共服务市场化操作的“神韵”,没有建立平等的、带有市场化竞争特性的合作关系,因而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在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中表现出脆弱和易腐蚀性。本文有以下几点创新: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研究腐败的成果不知凡几,将社会学理论引入政治学领域进行研究也产出了不少研究成果。但大多表意含蓄。其中与本文主题相关的研究主要在于通过社会学视角分析企业的政治行为,是以造成了研究上的局限。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将直接明确的通过社会资本理论深入地分析其与公共服务合同外包腐败之间的关系,这是本文最显著的创新之处,也是将本文与一众研究成果进行区分的内容。第二,研究方法的创新。本文着眼于在公共服务合同外包腐败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嵌入社会资本理论,将社会资本具象为信任、熟悉度、社会网络关系、社会结构等概念,探析各个概念与公共服务合同外包腐败之间的关联性。同时,提出一个由社会资本和异化共同衍生出来的一个新概念,本文称之为“异化的社会资本”,特殊信任、狭隘的社会网络关系就是异化的社会资本的主要表现内容。以社会资本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是对分析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中的政企间腐败的一种方法创新。同时,腐败运行运行机理,并通过案例对其进行验证分析,也是为创新的研究方法赋予实际价值的过程。第三,研究内容的创新。本文提出将腐败治理和反腐败研究落于公共服务合同外包领域之中,故,本次研究的重点在于找出公共服务合同外包腐败行为的内在影响因素。过往文献中以“腐败”、“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主体间关系”为主题的研究成果虽有,但较为分散,不成系统。而本文提出异化的社会资本对于公共服务合同外包腐败的影响是致命的,是系统的,是具体且明确的。这种研究内容是对以往研究成果系统组合并创新的结果。这一部分也构成了本文研究的重要核心,并将本文与腐败研究领域中的其他既有文献进行区分。纵观全文,对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中的腐败的研究因为研究样本的限制及实证考察上的困难而颇受阻力。案例实证中所涉及的案例卷宗也很难查找和索要。幸而最终收集到的相关信息和材料组合成果具有较高的验证信度,颇解前期的些许无奈。虽然不能如愿做成变量实证,但,本文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中所存在的局限之处也将在后续学术研究中努力逐一克服,以期获得更具价值的成果。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义程;;服务型政府建设中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实现方式创新——以公共服务合同承包为考察对象[J];行政论坛;2012年01期

2 黄新华;;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中的交易成本:构成、成因与治理[J];学习与实践;2013年06期

3 王磊;;政府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适用范围研究[J];知识经济;2013年14期

4 王桢桢;;公共服务合同的选择困境及其治理——基于广州市环卫服务合同承包的实践观察[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5 杨安华;;西方国家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研究的进展与趋势[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6 汪圣;;我国政府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社会成本分析[J];学理论;2013年15期

7 汪圣;;我国政府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困境分析[J];学理论;2013年17期

8 欧阳君君;政府公共服务合同承包的可行性分析[J];行政论坛;2003年05期

9 王雁红;;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运作模式:竞争、谈判与体制内外包[J];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03期

10 夏志强;苏霞;;基于双重理性视阈下的公共服务合同外包风险分析[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安华;;西方国家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研究述评[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苏州工商局法规处 钱英龙 江苏新天伦律师事务所 朱中一;订立公共服务合同谨防“埋雷”[N];中国政府采购报;2014年

2 王义;大力推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制度化保障机制建设[N];青岛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梁思琪;异化的社会资本与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中的腐败及其防控机制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5年

2 陈煜智;政府公共服务合同外包过程中的反腐败问题[D];汕头大学;2011年

3 朱海香;我国公共服务合同外包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4 王璐;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风险防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5 彭nc皓;我国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中政府责任缺失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6 武君宇;关于公共服务合同的法理思考[D];山西财经大学;2009年

7 盛琼瑶;公共服务外包中的交易成本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555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2555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4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