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议题模型的构建与公共行政学解读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demonstrating that the issue of farmers' income is the core of the issue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and taking the Statistical Yearbook of China's Rural areas from 2000 to 2013 as the data sample, 11 related indicators are selected to constitute the index system. Through the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to test the validity of the index selection, and through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various factors,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issue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is constructed. Using the "two-factor theory" to divid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issue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into two, we think that agricultural subsidies and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The comprehensive mechanization rate of agriculture and the quality of labor force are the incentive factor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farmers" effectively,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作者单位】: 长春工业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吉林大学体育学院理论教研室;
【基金】:吉林大学种子基金项目(编号:2014BS015)
【分类号】:D035
【参考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蒋和平;崔奇峰;;中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发展水平预测[A];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C];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牛晓叶;张鹏;崔玉姝;;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的灰色综合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7期
2 潘敏;;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与选择——基于面板数据的辽宁现代农业问题研究[J];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04期
3 李黎明,袁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郭明军;;“京津廊一体化”可行性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03期
5 王朝良;;特色农业发展管理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J];农业科学研究;2008年01期
6 王媛;崔雁汇;孔一昌;张强;吕晋慧;;不同浓度赤霉素对地被菊‘紫重楼’开花特性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2年19期
7 朱绪荣;邓宛竹;张忠明;;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年35期
8 姜会明;王振华;闫爽;;“三化”统筹下的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年20期
9 辛岭;蒋和平;刘学瑜;;中国县域农业现代化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2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晓瑞;我国科技、教育与现代化发展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李春成;农产品营销渠道绩效评价与比较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3 孙剑;农户为中心的农产品营销渠道整合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4 任庆伟;政府行为视角下的“三农”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曹卫芳;农业保险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作用的经济学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3年
6 武霞;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三元架构”模式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凯;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算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2 曾艳;江西省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均涛;生鲜农产品营销中渠道关系质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4 康继乐;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5 宋磊;安丘农业现代化进程及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6 李伟;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乐永海;“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8 赵双喜;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2年
9 朱晓琳;无锡水蜜桃销售模式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10 李鸣;农产品营销渠道绩效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强;论公共行政学的范式转向[J];理论导刊;2005年04期
2 王维国;公共行政学发展理路之反思[J];榆林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倪星;付景涛;;我国公共行政学教育模式反思[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赵书山;;公共行政学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J];孝感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王刚;;公共行政学的困境及在我国发展的现状[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6 刘耀东;;西方公共行政学的两种范式及特征[J];学习月刊;2009年04期
7 黄显中;;共和行政:方向与方位——思辨逻辑中的公共行政学前景[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陈振明;李德国;;我国公共行政学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评估与比较分析[J];公共行政评论;2009年02期
9 郑崇明;;公共行政学的起源、演进与现代性困惑——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解释[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颜佳华;王敬宇;;公共行政学的语言:图像、游戏抑或修辞?[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骏;;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反思:面对问题的勇气[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齐明山;王资峰;胡于凝;;寻找公共行政学的使命[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丹婷;;真实的启迪:论质的研究及其在公共行政学中的应用[A];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C];2009年
4 张劲松;尹婷婷;;论公共行政学教学法的改进与优化[A];全国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资料文集[C];2004年
5 张劲松;尹婷婷;;论公共行政学教学法的改进与优化[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丹婷;;真实的启迪:论质的研究及其在公共行政学中的应用[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7 樊清;;对公共行政学理论科学主义的批判性反思[A];2013年区域经济与河北沿海地区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陈辉;;中国公共行政学的范式研究[A];首届青年中国公共行政学者论坛: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m:;;公共行政学基础的公共产品理论:其与公共哲学思想共生关系的探讨[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马骏;於莉;;公共预算研究:中国政治学和公共行政学亟待加强的研究领域[A];呼吁公共预算:来自政治学、公共行政学的声音——第一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田玉海;《公共行政学》:为“公”行“政”[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2 马骏;中国公共行政学研究的困境[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3 尚虎平 南京审计学院公共管理与绩效评估研究院;“双螺旋”演进与潮流G诞生:公共行政学的转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金太军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行政学的逻辑起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何艳玲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马骏与《公共行政评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何艳玲 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大变局时代的责任行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黄小勇;传统公共行政学中的管理传统[N];学习时报;2004年
8 李虎群;“必也正名乎!”[N];学习时报;2008年
9 仲崇盛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视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宋敏;新公共行政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王诗宗;治理理论及其中国适用性[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徐桂珍;我国公共行政学本土化的路径选择[D];中南大学;2012年
2 黄克宇;公共行政学视域中人性假设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推进对策[D];湘潭大学;2009年
3 周春晓;西蒙公共行政学方法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4 李代南;公共行政学范式的厘清与界定[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晓强;公共行政的人本向度[D];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010年
,本文编号:24020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402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