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重大自然灾害环境下路网运行状态评估及应急保障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19 01:39
【摘要】: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事件频繁发生,不仅考验着各国政府、地方管理职能部门的应急水平,更对道路交通系统提出了新要求。在交通运输的五种形式中,道路交通系统是公众最常用的交通手段,受自然灾害影响也最为显著,已经成为了应急疏散和救援的最薄弱环节。在发生突发重大自然灾害时,抢险救灾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应急疏散与救援的安全性与畅通性,快速、有效的应急交通管理能够保障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降低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程度。论文以重大自然灾害环境下的大范围路网为对象,综合运用多模态交通信息、多尺度路网信息以及自然灾害性质与严重程度等信息,重点研究以下内容:(1)应急疏散路网连通可靠性模型。在路网连通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地震灾害下建筑物倾倒宏观震害规律,研究其对震后疏散路网连通度的影响和关系模型。引入建筑物震害作用下的倾倒概率估计模型和倾倒影响范围系数等地震学研究成果,将地震学研究和交通理论相结合,提出一种震后疏散路网连通度修正模型,给出了系统的震害路网连通度评估程序。(2)基于可靠性分析的应急交通管制区域确定方法。在应急疏散路网连通可靠度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对TransModerler交通仿真工具进行二次开发,加入应急疏散时间计算模块和道路通行能力折算模块,使其适应自然灾害环境;建立基于应急仿真的路网连通可靠度与应急交通管制公路网密度的关系模型,针对特定自然灾害环境,以合理的人均公路网密度来确定应急交通管制区域。(3)重大自然灾害环境下路网流量预测及运行状态评估。提出一种基于混沌理论中的相空间重构和PLR相结合的短时交通流量预测模型,通过实测数据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验证,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聚类方法实现对路网中缺失数据的修补。对影响交通状态的交通流参数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构建多角度、多方式交通状态初始变量集,采用随机森林方法筛选出影响交通状态敏感性较强的关键变量,构建组合核函数相关向量机模型,实现对路网中路段交通状态评估,并根据公路网里程拥挤率实现对路网态势评估。(4)高速公路分阶段协作应急资源调度模型。高速公路救援资源的配置和调度是应急救援的重要部分。优化资源配置,可以节约资源,避免浪费;分阶段资源调度,可以提高救援效率,降低救援成本。对高速公路路网进行抽象化处理,以资源配置总量最小为目标,构建应急资源配置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分阶段协作资源调度模型,利用LINGO和MATLAB软件进行模型验证和实例分析。(5)自然灾害环境下应急交通诱导路径规划方法。针对应急交通疏散路径优选问题,结合重大自然灾害环境下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的实际特点,建立考虑路线距离与疏散时间的双目标应急疏散路径优选模型。针对应急交通救援路径优选问题,从自然灾害救援的实际需求出发,根据路网连通可靠度、交通流理论中流量——速度关系,建立基于快速目标的应急救援车辆调度及路径优选模型。总之,本文从我国应急交通管理体系的现存问题出发,对重大自然灾害环境下路网运行状态评估及应急保障进行了较为系统而科学的研究,并对文中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仿真分析与验证工作,研究成果一方面可以为我国重大灾害条件下应急保障技术的研究开发提供一定的技术储备,有利于跟踪并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另一方面对相关领域如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中的路网状态评价、交通管制区域确定等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图文】:

应急预案,降低事故,应急处置,快速传输


现事故预警与应急交通管制方案的自动优化,结果表明事故的应急救援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降低事故的发生概、信息及传感等相关技术可有效提高交通应急预案的响方法,洛杉矶市也建成了智能化交通运行状态监控与应急1170 个交叉口铺设了 4509 个交通流量传感器。项目实施故的应急反应能力与效果,在常发性交通拥挤疏散方面均出行时间降低了 18%,区间平均车速增加了 16%,交后续的十年内,美国各个洲均建立了适应自身交通流特点引导系统,例如 ADVANCE、FAST-TRAC、TransGuide机抽取了其中的 9 个系统进行了实地测试与对比分析,相比,高速公路突发交通事故识别、确认和应急处置应急预案效果显著,有助于次生交通拥堵的迅速缓解与疏部门和交通管理部分间信息的快速传输,提高了反应速

原理图,系统组成,原理,日本


图 1-2 欧洲的 PRIME 系统组成及原理Fig.1-2 Composition and principle of Europe's PRIME system日本是全世界地震灾害发生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其在。目前执行的法案是在“灾害基本对策法”的基础上事件下体制、规划、对策和灾后恢复措施等细节问题均着重强调应急交通信息获取与应急通信系统的建设计算机、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的进步,日本利用新技术级,,提高路网的信息化程度,1993 年 4 月,由日本和民间团体发起计划,在全境范围内实施新型交通al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22]。UTMS 的组成如图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高小平;詹隽青;;应急交通工程装备的概念、分类和发展对策[J];中国应急管理;2011年12期

2 ;国家应急交通运输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朱忠隆;蒋宏;贺胜中;米思兴;;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应急交通疏散预案仿真研究[A];上海空港(第10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董锐 赵琳 记者 赵一;郫县应急交通图为急救开道[N];成都日报;2004年

2 通讯员 谢良奎邋记者 许文军;四川交警应急交通保障到位[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于福莹;重大自然灾害环境下路网运行状态评估及应急保障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2 田瑞;应急交通保障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相关模型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刘妍;突发事件条件下应急交通路径选择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林赐云;突发灾害下应急交通保障决策支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林杉;高速公路隧道交通流模型与应急交通控制预案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6 杨鹏飞;突发事件下应急交通疏散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7 张钊;可预知灾难性事件下城市群应急交通疏散模型及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浩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交通疏散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安双双;基于城市公交系统的应急交通疏散策略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3 曾柯;应急交通疏散路径优化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4 王萍;灾害条件下应急交通疏散路径规划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5 杜文丹;基于Multi-Agent的站区应急交通疏散预案仿真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6 张士东;高速公路应急交通组织评价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6年

7 许秀;事故条件下高速公路网应急交通组织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8 田旺龙;基于路网中关键路段识别的应急交通组织优化[D];兰州交通大学;2016年

9 张茂雷;重大灾害条件下路网应急交通保障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曹静;奥运应急交通疏散预案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378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5378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8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