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西南边境民族地区非法移民法律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5 01:21
   在移民问题上,长久以来我国都作为移民输出大国的形象存在,这种“用脚投票”的形势一直是国家人才管理的一大难题。然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政治环境的长期稳定,出现了大批外籍人员尤其是边境地区周边国家的人口不断向我国流入的现象,我国也因此从传统的单向移民向双向移民转变。而在绵延两万多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上,当数西南边境地区少数民族最多,且与周边邻国缅甸、老挝、越南有着天然的的民族同根性,彼此间保持着良好的交往。近代以来主权国家的建立,边境线的划分,使这些民族问的交往受到很大限制,其中一部分跨境人口被定义为非法移民,衍生诸多问题。尤其近几年频繁被媒体报道的“越南新娘”、“三非人员”等事件,进一步把这一地区的人口问题提升到一个刻不容缓的关节点。国际上关于非法移民的研究成果比较多,且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具有较好的移民管理制度,并制定有专门的移民法。我国关于移民的研究,总体上还是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是我国人口移民至欧美、东南亚等地区;而有关内陆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边境地区人口的移民问题,学界研究比较少,属于理论上欠缺的内容。至于西南边境民族地区,除了该区域内的一些学者和高校科研机构做了些调研之外,基本没有其他研究成果。非法移民在西南边境民族地区不是一时兴起的,历史上这片区域和周边国家本是一体的,后来随着主权国家的建立形成了跨境民族,近现代边境线的划分和出入边境管理制度的建立才衍生所谓的非法移民、“三非人员”和跨境婚姻等人口问题。研究这一地区的非法移民治理问题,要充分了解当地社情民情,切实把握该地区非法移民的特性,而后将法律融入其中,并结合其他治理措施,以达到妥善治理的预期目标。我国法律法规中虽然没有非法移民一词,但是事实上这些人员已经构成非法移民。非法移民给我国边境管理、国家安全、社会发展都带来诸多不良影响,国际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对非法移民采取严格限制态度,我国站在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对非法移民也采取了诸多措施,这些措施收到些成效,同时也显露出一些问题。对于当下的我国,是否有必要颁布专门的移民法,边境民族地区的治理该如何与当地民情结合,怎样实现与周边邻国非法移民治理对策的对接等都是非法移民治理面临的难题。本文以我国西南边境民族地区的非法移民问题为视角,以此为突破口对我国非法移民治理,尤其是边境人口管理的改进提出些建议和设想。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充分查阅资料吸收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来充实文章的理论基础,同时收集与文章相关的最新数据,保证文章的时效性,突出西南边境民族地区非法移民的地理特性,增强文章的新颖性。文章整体分为六个部分,首先就研究对象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包括移民和非法移民、非法移民和三非人员、非法移民和跨境婚姻等,在明确概念的同时,也对下文问题的分析打下基础。其次,针对西南边境民族地区的非法移民问题,以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国边境民族地区为例,讲述其非法移民的现状,并分析其特点和类型,说明选取西南边境民族地区为研究范围的原因。再次,文章分析了西南边境地区非法移民的成因和影响,独特的民族、地域、历史条件以及西南边境周边国家法律政策的外推力等是该地区非法移民的特殊成因,而该地区的非法移民对我国国家安全、边境管理、人口问题以及跨境民族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后,文章分析了西南边境民族地区非法移民治理的依据,以及治理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整合全文的观点和借鉴国际上治理非法移民的经验成果,立足我国国情和西南边境民族地区的特性来探讨我国非法移民法律治理的出路,并对完善西南边境民族地区非法移民的法律治理提出一些参考意见。通过本文的写作,希望能对边境民族地区非法移民治理问题提供些有意义的思考,推进边境管理和非法移民人员权益的保护,也期待我国非法移民治理工作取得更多成效。
【学位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6
【中图分类】:D922.1;D63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成果及现状
        1. 国外研究的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四)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二、核心概念辨析
    (一) 移民与非法移民
        1. 移民
        2. 非法移民
    (二) 非法移民和“三非人员”
    (三) 非法移民和非法跨境婚姻
三、西南边境民族地区非法移民概述
    (一) 西南边境民族地区界定
    (二) 西南边境非法移民现状
        1. 云南省非法移民概况
        2. 广西壮族自治区非法移民概况
    (三) 西南边境民族地区非法移民的类型
        1. 劳务型非法移民
        2. 通婚型非法移民
    (四) 西南边境民族地区的非法移民的特性
        1. 通婚型非法移民众多
        2. 地缘性特征显著
        3. 民族性突出
        4. 时代性强
四、西南边境地区非法移民成因及影响
    (一) 西南边境非法移民的原因
        1. 边境经济拉动人员往来
        2. 地理环境复杂——有边难防
        3. 国籍意识淡漠,法律观念缺乏
        4. 移民成本和移民风险低
        5. 与周边邻国移民政策的差异
    (二) 非法移民的影响
        1. 破坏出入境管理秩序
        2. 加重我国的人口压力和就业压力
        3. 影响社会稳定
        4. 影响跨境民族关系
        5. 影响国际关系
五、西南边境非法移民治理对策及效果
    (一) 国家非法移民治理对策
    (二) 西南边境非法移民的法律治理
        1. 云南
        2. 广西
    (三) 非法移民治理对策评价
        1. 治理效果
        2. 我国非法移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六、西南边境民族地区非法移民法律治理的完善
    (一) 国外非法移民治理经验
        1. 国际法对非法移民的治理
        2. 美国非法移民治理对策
        3. 印度非法移民治理措施
        4. 国外治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二) 我国非法移民治理突破
        1. 立法层面
        2. 执法层面
    (三) 西南边境民族地区非法移民治理探索
        1. 加强边防严控非法入境人员
        2. 主抓非法劳工和非法跨境婚姻
        3. 建立多效治理措施
        4. 加强国际合作,借力东盟
七、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振安;欧盟国家采取措施打击非法移民:欧洲要关“后门”[J];瞭望新闻周刊;2001年11期

2 林胜;非法移民产生机制的研究——以福建个案调查为例[J];青年研究;2002年10期

3 林胜;非法移民:一个世界性的难题[J];人口与经济;2002年06期

4 高伟浓;对1986年以来美国外来非法移民情况的若干辨析[J];东南亚研究;2003年02期

5 沈燕清;福建新移民在美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福州地区非法移民个案研究[J];世界民族;2004年01期

6 石刚;全球非法移民问题综述[J];国际资料信息;2004年05期

7 ;拾贝者引出的话题:非法移民与偷渡[J];世界知识;2004年05期

8 葛军;非法移民:人生的一场赌博——王方辉眼中的中国非法移民[J];世界知识;2004年05期

9 徐军华;非法移民动因探析[J];江汉论坛;2005年04期

10 潘云召;;非法移民争论意在选民[J];瞭望新闻周刊;2006年1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显峰;当代中国非法移民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2 宗宏;云南边境地区非法移民治理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3 文峰;欧盟非法移民治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鸿鸣;当代中国入境非法移民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徐军华;非法移民的法律控制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陈积敏;全球化时代美国非法移民治理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俊梅;我国非法移民问题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2 谈昕晔;“9·11”事件后美国非法移民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胡世云;当代中国非法移民及其管理措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阳;论我国非法移民的法律对策[D];黑龙江大学;2005年

5 林胜;非法移民产生机制的研究——以福建省为例[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梁其天;我国打击非法移民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燏;美国非法移民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田薇;非法移民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14年

9 孙敏;奥巴马执意推行非法移民改革的原因[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10 汪玉辰;美国两党有关移民话题的架构对比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414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8414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c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