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生存: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资源策略研究 ——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04 13:32
龙岗区作为深圳市社区建设和社会治理的代表性城区之一,在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方面有很多新的尝试和探索。进入新时代,龙岗区出台了一系列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政策文件,为龙岗区社会组织参与当地社会治理创造了良好机遇。在国内强政府弱社会的大环境下,龙岗区社会组织通过何种路径和资源策略参与当地社会治理过程。在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龙岗区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的资源策略和路径如何,社会组织所选择的资源策略会带来怎样的影响,特别是社会组织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及社会组织的发展方面。这是笔者在本次研究中想要探寻的主要内容。本研究运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方法。首先,笔者运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社会组织生存策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相关的研究进行了梳理,进一步聚焦和明确了研究问题和方向。通过问卷调查对龙岗区社会组织的数量、规模、服务情况等进行总体了解,进而通过深度访谈深入了解龙岗区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听取了以及受访的社会组织代表的看法。在此基础上,笔者尝试对影响龙岗区社会组织资源策略抉择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分析。最后,笔者尝试对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的资源依赖关系进行讨论,集中围绕资源需...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4.?2:龙岗区社会组织数量??2:三,一、
1)组织数量:根据龙岗区民政局的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9月,全区社会组??织约1983家(辖区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8.5个),其中登记的社会团体484家,民??办非企业单位795家,街道备案社会组织666家,1983家登记的社会组织中无基金会。??全区社会组织数量(包括市级注册及街道备案)??imo??1600??1400?i??1200??1000??S00?國甲?肀?肀??E?Jl?|??.20;)?总魏星?市?a册?区?注册??■s金会■民非■社团??图4.?2:龙岗区社会组织数量??(2)组织特点:龙岗区社会组织呈现三个基本特点,一是行业类、教育类组织??多,公益性组织少。行业协会类、教育类等互益性社会组织运作比较规范、活跃度高,??而需要专业能力较高的特殊领域公益性组织相对数量少。二是文体类组织多,专业类??组织少。大量的社会组织是文体活动相关的团体,专业性社会组织偏少,尤其是环保、??医疗、科技领域缺少对口的社会组织彰显价值。三是直接服务型组织多,支持性组织??少。龙岗区社会组织多以开展具体服务的服务型组织为主,社会组织大多直接提供各??种类型的社会服务或产品,而像基金会及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枢纽型机构数量则非常??少,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龙岗区社会组织发展的宽度和广度。??区级注册民#类别数量?区级注册社会团体性明类5撤量??700?鄉??576?245??600?k?250?,??:\?:??^?\?m??/?-、\-??100?V?4?5?24?54?S???\?23??0?'??—?????:??文it?劳动?哿Jlii?麩銘.
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均占比17.?5%,支持枢纽类社会组织??占比12.?82%,这五类社会组织的占比已经超过75%,其他类型的社会组织数量非常有??限,特别是在??0.88%??z.?17.54%??4.39%??18.42%??17.54%?25.44%??_公益慈差(从事社会福利.紋灾敦助、社会保思及钍会事务99结织)支持??3?■工商眼务业?■■科字研究?■■文化??&?■教育?■卫生?_生态坏境?■体育?■宗K?國法律?_聲來及从业者组识?■其他(13■棚)??图4.?6:龙岗区社会组织服务类别??(3)收入来源情况:龙岗区社会组织收入来源渠道和收入额度显著的差异,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各社会组织的收入来源因组织的性质和业务存在巨大差??异。如图4.?5所示,社会组织的收入来源既有创始人自己出资,也有来源于会员费、??政府购买服务、社区捐赠、企业项目或捐赠、基金会项目资助、网络中众筹、公益创??投、项目收入等等,其中创始人自己出资是最普遍的一种情况。另一方面,社会组织??收入情况呈现显著的分化特征,其中以社工机构为代表的一小部分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其年收入普遍在1000万以上,而绝大多数社会组织的年收入多在100??万以内。??7?5??5.64??S?\??3.59??2.6??2-5???y?0.87?0.84??〇? ̄??^??^?/?Z?,,,,??图4.?5:龙岗区社会组织资金来源渠道平均综合得分??1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制度变迁视角下的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演变历程及其逻辑[J]. 叶成臣,周丽.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9(01)
[2]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社会治理创新研究综述[J]. 辛文博. 管理观察. 2019(01)
[3]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 郭伟. 邢台学院学报. 2018(04)
[4]加强社会组织社会化发展能力建设[J]. 丁青华,陈荣武. 党政论坛. 2018(12)
[5]城镇化进程中社区组织功能演化的行为策略分析——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视角[J]. 刘伟红.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6]“依附”“自主”抑或“左右逢源”:社会组织发展策略及其绩效——基于温州若干社会组织的观察[J]. 陈勋. 社会科学论坛. 2018(06)
[7]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J]. 张琳琳.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17)
[8]促进社会组织依法参与社会治理[J]. 方明. 群众. 2018(16)
[9]新时代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问题的思考[J]. 张宏伟.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04)
[10]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J]. 王帆宇. 湖北社会科学. 2018(05)
本文编号:3118125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4.?2:龙岗区社会组织数量??2:三,一、
1)组织数量:根据龙岗区民政局的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9月,全区社会组??织约1983家(辖区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8.5个),其中登记的社会团体484家,民??办非企业单位795家,街道备案社会组织666家,1983家登记的社会组织中无基金会。??全区社会组织数量(包括市级注册及街道备案)??imo??1600??1400?i??1200??1000??S00?國甲?肀?肀??E?Jl?|??.20;)?总魏星?市?a册?区?注册??■s金会■民非■社团??图4.?2:龙岗区社会组织数量??(2)组织特点:龙岗区社会组织呈现三个基本特点,一是行业类、教育类组织??多,公益性组织少。行业协会类、教育类等互益性社会组织运作比较规范、活跃度高,??而需要专业能力较高的特殊领域公益性组织相对数量少。二是文体类组织多,专业类??组织少。大量的社会组织是文体活动相关的团体,专业性社会组织偏少,尤其是环保、??医疗、科技领域缺少对口的社会组织彰显价值。三是直接服务型组织多,支持性组织??少。龙岗区社会组织多以开展具体服务的服务型组织为主,社会组织大多直接提供各??种类型的社会服务或产品,而像基金会及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的枢纽型机构数量则非常??少,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龙岗区社会组织发展的宽度和广度。??区级注册民#类别数量?区级注册社会团体性明类5撤量??700?鄉??576?245??600?k?250?,??:\?:??^?\?m??/?-、\-??100?V?4?5?24?54?S???\?23??0?'??—?????:??文it?劳动?哿Jlii?麩銘.
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均占比17.?5%,支持枢纽类社会组织??占比12.?82%,这五类社会组织的占比已经超过75%,其他类型的社会组织数量非常有??限,特别是在??0.88%??z.?17.54%??4.39%??18.42%??17.54%?25.44%??_公益慈差(从事社会福利.紋灾敦助、社会保思及钍会事务99结织)支持??3?■工商眼务业?■■科字研究?■■文化??&?■教育?■卫生?_生态坏境?■体育?■宗K?國法律?_聲來及从业者组识?■其他(13■棚)??图4.?6:龙岗区社会组织服务类别??(3)收入来源情况:龙岗区社会组织收入来源渠道和收入额度显著的差异,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各社会组织的收入来源因组织的性质和业务存在巨大差??异。如图4.?5所示,社会组织的收入来源既有创始人自己出资,也有来源于会员费、??政府购买服务、社区捐赠、企业项目或捐赠、基金会项目资助、网络中众筹、公益创??投、项目收入等等,其中创始人自己出资是最普遍的一种情况。另一方面,社会组织??收入情况呈现显著的分化特征,其中以社工机构为代表的一小部分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其年收入普遍在1000万以上,而绝大多数社会组织的年收入多在100??万以内。??7?5??5.64??S?\??3.59??2.6??2-5???y?0.87?0.84??〇? ̄??^??^?/?Z?,,,,??图4.?5:龙岗区社会组织资金来源渠道平均综合得分??1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制度变迁视角下的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演变历程及其逻辑[J]. 叶成臣,周丽.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9(01)
[2]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社会治理创新研究综述[J]. 辛文博. 管理观察. 2019(01)
[3]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 郭伟. 邢台学院学报. 2018(04)
[4]加强社会组织社会化发展能力建设[J]. 丁青华,陈荣武. 党政论坛. 2018(12)
[5]城镇化进程中社区组织功能演化的行为策略分析——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视角[J]. 刘伟红.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6]“依附”“自主”抑或“左右逢源”:社会组织发展策略及其绩效——基于温州若干社会组织的观察[J]. 陈勋. 社会科学论坛. 2018(06)
[7]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J]. 张琳琳.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17)
[8]促进社会组织依法参与社会治理[J]. 方明. 群众. 2018(16)
[9]新时代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问题的思考[J]. 张宏伟.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8(04)
[10]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J]. 王帆宇. 湖北社会科学. 2018(05)
本文编号:31181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118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