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财政汲取能力影响公共服务供给吗?——基于财政分权和城镇化调节作用的空间检验

发布时间:2021-06-22 17:58
  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对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财政分权制度约束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探究财政汲取能力与公共服务供给的内在逻辑关系,并利用2007-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所得结果能够通过多种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催生的经济增长竞争和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盲目的规模扩张对地方政府行为发挥了负向调节作用,导致财政汲取能力提高并不必然促进本地公共服务供给,且这种负面效应会向周边地区溢出;不同区域受财政分权和城镇化影响的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东、中部地区在消极影响下仍然具备足够的财政汲取能力推动区域内公共服务供给提质增效,而西部和东北地区财政汲取能力提高带来的收入增加被其他生产性投资挤占,未能投向公共服务领域。 

【文章来源】:经济问题探索. 2020,(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6 页

【部分图文】:

财政汲取能力影响公共服务供给吗?——基于财政分权和城镇化调节作用的空间检验


逻辑框架

分布曲线,公共服务,核密度,效率


Kernel核密度估计法以数据分布曲线图的峰度、偏度和对称性反映指标的动态演变过程,进而剖析数据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动态演变过程如图2所示,2007-2013年我国各省(市、区)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值众数不断减小,核密度分布曲线波峰宽度收窄,右拖尾态势更加明显,表明期间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地域差异逐年扩大,更多省(市、区)注重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同时,那些不重视公共服务的地区供给效率愈发低下了;2015-2017年曲线稍向右移,峰尖略趋平缓,各地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普遍提升,地区差异也略有缩小。图3 省际财政汲取能力核密度分布曲线

分布曲线,财政,核密度,分布曲线


图2 省际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核密度分布曲线财政汲取能力的动态演变过程如图3所示,其核密度曲线峰值点由左向右移动,表明样本期间内,我国省际财政汲取能力整体水平逐渐增强。但区域差距波动较为强烈,波峰宽度呈窄-宽-窄变化趋势,其中2007-2013年省际财政汲取能力差距略有缩小,偏态分布由右偏逐渐对称化,各省(市、区)财政汲取能力在空间上分布更加均匀;但2013-2017年省际财政汲取能力又快速极化,右拖尾现象明显,大多省(市、区)财政汲取能力普遍提升至同一水平,但那些能力强劲的地区上升幅度更大,区域不平衡性再次显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式分权与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线性抑或倒“U”[J]. 储德银,韩一多,张同斌,何鹏飞.  经济学(季刊). 2018(03)
[2]测量中国的省内财政分权[J]. 杨良松.  复旦公共行政评论. 2015(02)
[3]省际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绩效评价[J]. 杨光.  财经问题研究. 2015(01)
[4]中国区域公共服务供给效率评价与差异性分析[J]. 邓宗兵,吴朝影,封永刚,王炬.  经济地理. 2014(05)
[5]财政分权、财政能力与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J]. 辛方坤.  宏观经济研究. 2014(04)
[6]地方财政支出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一个总体框架[J]. 冷毅.  改革. 2013(11)
[7]公共服务与人口城市化发展关系研究[J]. 蔡秀云,李雪,汤寅昊.  中国人口科学. 2012(06)
[8]央地关系:财政分权度量及作用机制再评估[J]. 陈硕,高琳.  管理世界. 2012(06)
[9]中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收敛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豆建民,刘欣.  财经研究. 2011(10)
[10]财政分权、政府治理与非经济性公共物品供给[J]. 傅勇.  经济研究. 2010(08)

博士论文
[1]中国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研究——理论与实证[D]. 贾智莲.武汉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432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2432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6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