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移动政务建设与服务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2 19:53
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许多其他相关领域的巨大变革,电子政务就是其中变化最显著的一个。近些年来,国内外电子政务的建设随着移动通信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步,诞生了如今的移动政务。加强移动政务的建设与服务创新,既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客观需要,也是公民对政府公共资源共享的切实需要,更是政府创新服务方式提高行政效率的现实需要。移动政务具有电子政务的特征,也有电子政务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如便捷性、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不受办公地点和时间的限制、信息传播方式多样性等。近年来,移动政务经历了以短信为载体的发布与半互动阶段,以WAP为载体的互动阶段阶段,以APP为载体的“虚拟政府”构建阶段。全国都相继开展从电子政务到移动政务的政务平台建设。就南京市而言,有“我的南京”、“南京公安微警务”、“南京掌上公交”等典型应用。在南京市移动政务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顶层设计不够科学、个性化服务不够到位、服务内容更新不及时、信息安全保障不到位等。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包括服务理念不够明确、创新意识不够突出、相关技术人员比较匮乏、相关政策支持及法律法规...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模型
就诞生了我们所谓的移动政务。移动政务的出现,不是完全替代原来电子政务在政府服务体系内的作用,而是提供一种补充,或者说是更加创新的路径,利用最新的移动通信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就可以随时随地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30。下图 2.2 清楚的展示了政府机构是如何通过信息技术将政务服务通过移动终端提供给社会、企业、市民的完整过程。
“我的南京”主要有两大板块,即“城市频道”和“我的家园”。通家园”可以查看自己的公积金和社保的缴纳状态,查询和缴纳家庭水电“城市频道”主要涵盖了城市服务信息,比如天气预报、医疗服务、路询、文化服务等城市类信息服务。截至目前,“我的南京”APP 已经更新已经多达 167 个相关子项目。比如,在车辆违章信息查询中,市民登记牌号和发动机号后,就可以获得车辆的违章信息,里面会有很清楚的违图片,方便驾驶人确定违章信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共服务信息化是“互联网+”捷径——“我的南京”APP实践研究[J]. 朱妮. 科技经济导刊. 2017(02)
[2]南京公安“微警务”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实现[J]. 蒋平,沈鹰,陈雄炜,程钢. 警察技术. 2017(01)
[3]国内外移动政务研究进展及热点述评[J]. 王长林. 管理学刊. 2016(02)
[4]“互联网+城市服务”信息平台应用与研究——基于“我的南京”公众信息服务平台应用实践[J]. 陈晓娟,杜葵,曹志菲,蔡潇. 上海城市管理. 2016(02)
[5]中国移动政务APP客户端的典型问题分析[J]. 陈则谦. 电子政务. 2015(03)
[6]服务型政府视角下政务APP的发展现状与策略思考[J]. 薛万庆,谢明荣. 电子政务. 2015(03)
[7]中国省级移动政务平台建设现状研究:从WAP到APP[J]. 李重照,刘新萍. 电子政务. 2014(11)
[8]政府APP:移动电子政务发展模式新思路[J]. 丁明华. 商业时代. 2014(12)
[9]当前中国政治合法性现状探析[J]. 王晓. 改革与开放. 2012(10)
[10]论电子政务条件下的政府职能[J]. 李广乾. 电子政务. 2012(05)
博士论文
[1]移动政务的功能及评价研究[D]. 李晓君.北京交通大学 2011
[2]政务流程再造研究[D]. 高静学.吉林大学 2009
[3]面向公众服务的电子政务研究[D]. 周斌.同济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基于无缝隙政府理论的移动政务发展研究[D]. 程吟.南京大学 2016
[2]北京市移动政务服务应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 蔡雪.北京理工大学 2015
[3]我国移动政务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D]. 陈玲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
[4]我国政务微信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廖莎莎.重庆大学 2015
[5]湖南省移动电子政务发展研究[D]. 杨必锟.湖南大学 2013
[6]北京市移动政务服务创新应用研究[D]. 张文颖.北京邮电大学 2013
[7]无缝隙政府理论视角下移动政务的应用研究[D]. 陈灿灿.华中师范大学 2013
[8]电子政务体系构建与政务微博互动研究[D]. 李平.天津大学 2012
[9]移动政务背景下的公共服务创新研究[D]. 肖小花.华中师范大学 2012
[10]移动政务在政府公共服务中的应用研究[D]. 丁慧.南京邮电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61119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模型
就诞生了我们所谓的移动政务。移动政务的出现,不是完全替代原来电子政务在政府服务体系内的作用,而是提供一种补充,或者说是更加创新的路径,利用最新的移动通信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就可以随时随地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30。下图 2.2 清楚的展示了政府机构是如何通过信息技术将政务服务通过移动终端提供给社会、企业、市民的完整过程。
“我的南京”主要有两大板块,即“城市频道”和“我的家园”。通家园”可以查看自己的公积金和社保的缴纳状态,查询和缴纳家庭水电“城市频道”主要涵盖了城市服务信息,比如天气预报、医疗服务、路询、文化服务等城市类信息服务。截至目前,“我的南京”APP 已经更新已经多达 167 个相关子项目。比如,在车辆违章信息查询中,市民登记牌号和发动机号后,就可以获得车辆的违章信息,里面会有很清楚的违图片,方便驾驶人确定违章信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共服务信息化是“互联网+”捷径——“我的南京”APP实践研究[J]. 朱妮. 科技经济导刊. 2017(02)
[2]南京公安“微警务”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实现[J]. 蒋平,沈鹰,陈雄炜,程钢. 警察技术. 2017(01)
[3]国内外移动政务研究进展及热点述评[J]. 王长林. 管理学刊. 2016(02)
[4]“互联网+城市服务”信息平台应用与研究——基于“我的南京”公众信息服务平台应用实践[J]. 陈晓娟,杜葵,曹志菲,蔡潇. 上海城市管理. 2016(02)
[5]中国移动政务APP客户端的典型问题分析[J]. 陈则谦. 电子政务. 2015(03)
[6]服务型政府视角下政务APP的发展现状与策略思考[J]. 薛万庆,谢明荣. 电子政务. 2015(03)
[7]中国省级移动政务平台建设现状研究:从WAP到APP[J]. 李重照,刘新萍. 电子政务. 2014(11)
[8]政府APP:移动电子政务发展模式新思路[J]. 丁明华. 商业时代. 2014(12)
[9]当前中国政治合法性现状探析[J]. 王晓. 改革与开放. 2012(10)
[10]论电子政务条件下的政府职能[J]. 李广乾. 电子政务. 2012(05)
博士论文
[1]移动政务的功能及评价研究[D]. 李晓君.北京交通大学 2011
[2]政务流程再造研究[D]. 高静学.吉林大学 2009
[3]面向公众服务的电子政务研究[D]. 周斌.同济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基于无缝隙政府理论的移动政务发展研究[D]. 程吟.南京大学 2016
[2]北京市移动政务服务应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 蔡雪.北京理工大学 2015
[3]我国移动政务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D]. 陈玲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
[4]我国政务微信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 廖莎莎.重庆大学 2015
[5]湖南省移动电子政务发展研究[D]. 杨必锟.湖南大学 2013
[6]北京市移动政务服务创新应用研究[D]. 张文颖.北京邮电大学 2013
[7]无缝隙政府理论视角下移动政务的应用研究[D]. 陈灿灿.华中师范大学 2013
[8]电子政务体系构建与政务微博互动研究[D]. 李平.天津大学 2012
[9]移动政务背景下的公共服务创新研究[D]. 肖小花.华中师范大学 2012
[10]移动政务在政府公共服务中的应用研究[D]. 丁慧.南京邮电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611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261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