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多民族社区治理中引导民族认同的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9 12:26
丰宁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县,古代有山戎、东胡、匈奴、乌桓、鲜卑、柔然、库莫奚、契丹、女真等在此进行经济交往、土地纷争、文化交流、战争割据。现代有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侗族、瑶族、白族等34个民族在此杂散而居。而社区作为各民族进行社会生活的基础单位,影响着各个民族的诸多方面。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多民族社区治理情况和社区内居民的民族认同现状的考察,不仅能了解各民族居民对国家政策理论的理解程度、社区归属感、民族自我认同感以及民族与民族间的认同情况,而且能够从现实情况中找出多民族社区治理工作中社区内居民的民族认同的不足之处,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从多民族社区的实际出发,在社区民族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贯彻、多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民族团结工作的开展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使新时代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多民族社区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增强民族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章主要内容有三个部分,首先,是对民族认同与社区治理相关理论,以及多民族社区治理与民族认同的内在联系进行阐述,阐述两者之间的紧密关系,强调对多民族社区治理引导民族认同对策研究的必要性。其...
【文章来源】: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样本民族构成
北方民族大学2020届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丰宁满族自治县多民族社区治理实践-24-图1样本民族构成图2样本年龄构成从问卷结果来看,参与问卷的男女比例趋同,分别为55%和45%。从接受问卷居民的民族看,满族人数106人,占了28%的比例;汉族人数89人,占了23%,其中回族的数量占据16%,蒙古族的为17%,苗族8%,壮族6%,剩下的为其他少数民族(见图1)。网络问卷中样本年龄来看,18岁到38岁为主要的受调查群体,两者加起来的比例达到了75%左右,18岁以下、38至58岁以及58岁以上的人数较少(见图2)。(一)积极拥护国家政策,对国家认同相对较高图3社区内居民对国家政策与理论的了解情况通过对社区内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可以看出社区内居民对国家认同很高。在对国家政策和理论了解情况一题中,就网络问卷结果来说60.36%的居民表示对国家政策和理论了解一些,32.64%的人对此表示很了解(见图3)。
北方民族大学2020届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丰宁满族自治县多民族社区治理实践-24-图1样本民族构成图2样本年龄构成从问卷结果来看,参与问卷的男女比例趋同,分别为55%和45%。从接受问卷居民的民族看,满族人数106人,占了28%的比例;汉族人数89人,占了23%,其中回族的数量占据16%,蒙古族的为17%,苗族8%,壮族6%,剩下的为其他少数民族(见图1)。网络问卷中样本年龄来看,18岁到38岁为主要的受调查群体,两者加起来的比例达到了75%左右,18岁以下、38至58岁以及58岁以上的人数较少(见图2)。(一)积极拥护国家政策,对国家认同相对较高图3社区内居民对国家政策与理论的了解情况通过对社区内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可以看出社区内居民对国家认同很高。在对国家政策和理论了解情况一题中,就网络问卷结果来说60.36%的居民表示对国家政策和理论了解一些,32.64%的人对此表示很了解(见图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49—2019年我国民族认同主题研究的内容——基于CSSCI来源期刊的“民族认同”主题分析[J]. 徐巧云,康翠萍,孟立军,马超.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5)
[2]水库移民社区治理的政策表达及其解构[J]. 吴上.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3]社区教育视角下社区共同体意识的生成理路——基于四川省J县社区教育实践分析[J]. 王巍.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4]“互联网+”时代推进成都老旧社区治理创新的思考[J]. 梁军,林枫. 中国集体经济. 2019(16)
[5]打造“1+3+N”网格服务团队 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以宜昌市夷陵区社区治理为例[J]. 方靖雯. 劳动保障世界. 2019(15)
[6]社区教育视角下社区共同体意识的生成理路——基于四川省J县的社区教育实践[J]. 王巍,孟静.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7]社区自治视角下新型社区自组织的建构研究——以北京市3个社区为例[J]. 孙江涛. 学习论坛. 2019(05)
[8]“村改居”社区治理困境研究[J]. 余莹. 劳动保障世界. 2019(14)
[9]社会风险视角下“村改居”转型社区治理研究[J]. 弓顺芳. 安徽农业科学. 2019(09)
[10]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结构的演进特征与未来进路——L社区的十年追踪研究(2008-2018年)[J]. 单菲菲.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05)
博士论文
[1]民族认同、族际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生关系研究[D]. 毕跃光.中央民族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研究[D]. 杜泽金.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
[2]基于善治理论的街道社区治理研究[D]. 何媛媛.青岛大学 2017
[3]成都市洗面桥多民族社区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立.西南民族大学 2015
[4]承德丰宁满族“背阿哥”研究[D]. 刘桂宾.西北民族大学 2015
[5]丰宁满族自治县计生管理问题研究[D]. 李晓迪.中央民族大学 2013
[6]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民族关系发展研究[D]. 吴鹏.中央民族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26376
【文章来源】: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样本民族构成
北方民族大学2020届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丰宁满族自治县多民族社区治理实践-24-图1样本民族构成图2样本年龄构成从问卷结果来看,参与问卷的男女比例趋同,分别为55%和45%。从接受问卷居民的民族看,满族人数106人,占了28%的比例;汉族人数89人,占了23%,其中回族的数量占据16%,蒙古族的为17%,苗族8%,壮族6%,剩下的为其他少数民族(见图1)。网络问卷中样本年龄来看,18岁到38岁为主要的受调查群体,两者加起来的比例达到了75%左右,18岁以下、38至58岁以及58岁以上的人数较少(见图2)。(一)积极拥护国家政策,对国家认同相对较高图3社区内居民对国家政策与理论的了解情况通过对社区内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可以看出社区内居民对国家认同很高。在对国家政策和理论了解情况一题中,就网络问卷结果来说60.36%的居民表示对国家政策和理论了解一些,32.64%的人对此表示很了解(见图3)。
北方民族大学2020届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丰宁满族自治县多民族社区治理实践-24-图1样本民族构成图2样本年龄构成从问卷结果来看,参与问卷的男女比例趋同,分别为55%和45%。从接受问卷居民的民族看,满族人数106人,占了28%的比例;汉族人数89人,占了23%,其中回族的数量占据16%,蒙古族的为17%,苗族8%,壮族6%,剩下的为其他少数民族(见图1)。网络问卷中样本年龄来看,18岁到38岁为主要的受调查群体,两者加起来的比例达到了75%左右,18岁以下、38至58岁以及58岁以上的人数较少(见图2)。(一)积极拥护国家政策,对国家认同相对较高图3社区内居民对国家政策与理论的了解情况通过对社区内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可以看出社区内居民对国家认同很高。在对国家政策和理论了解情况一题中,就网络问卷结果来说60.36%的居民表示对国家政策和理论了解一些,32.64%的人对此表示很了解(见图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49—2019年我国民族认同主题研究的内容——基于CSSCI来源期刊的“民族认同”主题分析[J]. 徐巧云,康翠萍,孟立军,马超.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5)
[2]水库移民社区治理的政策表达及其解构[J]. 吴上.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3]社区教育视角下社区共同体意识的生成理路——基于四川省J县社区教育实践分析[J]. 王巍.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4]“互联网+”时代推进成都老旧社区治理创新的思考[J]. 梁军,林枫. 中国集体经济. 2019(16)
[5]打造“1+3+N”网格服务团队 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以宜昌市夷陵区社区治理为例[J]. 方靖雯. 劳动保障世界. 2019(15)
[6]社区教育视角下社区共同体意识的生成理路——基于四川省J县的社区教育实践[J]. 王巍,孟静.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7]社区自治视角下新型社区自组织的建构研究——以北京市3个社区为例[J]. 孙江涛. 学习论坛. 2019(05)
[8]“村改居”社区治理困境研究[J]. 余莹. 劳动保障世界. 2019(14)
[9]社会风险视角下“村改居”转型社区治理研究[J]. 弓顺芳. 安徽农业科学. 2019(09)
[10]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结构的演进特征与未来进路——L社区的十年追踪研究(2008-2018年)[J]. 单菲菲.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05)
博士论文
[1]民族认同、族际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生关系研究[D]. 毕跃光.中央民族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研究[D]. 杜泽金.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
[2]基于善治理论的街道社区治理研究[D]. 何媛媛.青岛大学 2017
[3]成都市洗面桥多民族社区治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立.西南民族大学 2015
[4]承德丰宁满族“背阿哥”研究[D]. 刘桂宾.西北民族大学 2015
[5]丰宁满族自治县计生管理问题研究[D]. 李晓迪.中央民族大学 2013
[6]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民族关系发展研究[D]. 吴鹏.中央民族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263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426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