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厦门市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3 20:09
  职业倦怠(Job Burnout)是指当个体无法有效地应对工作中遇到的压力,且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下而产生情感、精神、身体等的衰竭状态。近年来的各项研究与调查显示,中国基层公务员的职业倦怠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基层公务员不仅是党和国家在推进落实政策方针时最具体的执行者和传播者,也是联系党和政府与广大群众之间最直接的纽带。正因为基层公务员在政府部门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同时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工作压力,若无法有效地处理,长期以来非常容易滋生职业倦怠。本文以社会胜任理论、工作匹配理论、付出-回馈失衡工作压力理论为视角,介绍了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危害和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厦门市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水平的调查分析、职业倦怠影响因子的调查分析以及职业倦怠个案访谈,概括出厦门市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现状。经过研究分析,从三个层面:个人因素、组织因素、社会因素来分析造成厦门市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并分别基于个人因素、基于组织因素和基于社会因素三个方面提出缓解厦门市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对策和建议。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选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方法
    (四) 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二、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一) 基层公务员及职业倦怠的相关概念
    (二) 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危害
    (三) 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相关理论
三、厦门市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调查设计
    (一) 调查问卷的选取与编制
    (二) 调查对象及数据统计
四、厦门市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现状
    (一) 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水平的调查分析
    (二) 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影响因子的调查分析
    (三) 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个案访谈
五、厦门市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一) 个人因素
    (二) 组织因素
    (三) 社会因素
六、缓解厦门市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对策和建议
    (一) 个体应对策略
    (二) 组织性要素的完善
    (三) 营造社会氛围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方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及管理探讨[J]. 郁金华.  人力资源管理. 2017(07)
[2]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研究综述[J]. 韩晓琳.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7(02)
[3]基层公务员工作倦怠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机制——基于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分析[J]. 郑建君,冯昊.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4]缓解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路径分析[J]. 李静.  广东科技. 2016(02)
[5]我国公务员职业倦怠研究[J]. 吴阳.  党史博采(理论). 2014(12)
[6]公务员职业倦怠干预对策分析[J]. 田思凯.  现代妇女(下旬). 2014(05)
[7]公务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与应酬压力、职业倦怠感、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 宋佾珈,张建新,张金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4(04)
[8]三维视角下的公务员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对策[J]. 刘杰,尚哲.  学理论. 2013(24)
[9]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工作倦怠的中介作用[J]. 何妍.  商场现代化. 2013(13)
[10]公务员职业倦怠现象探析——基于双因素理论的视角[J]. 缪国书,许慧慧.  中国行政管理. 2012(05)

硕士论文
[1]中国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研究[D]. 王玉娉.吉林大学 2015
[2]我国基层政府部门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研究[D]. 王慧莹.河北大学 2014
[3]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研究[D]. 马超.苏州大学 2013
[4]我国公务员职业倦怠状况研究[D]. 刘邦.山东大学 2010
[5]天津市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与对策研究[D]. 王伟华.天津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238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6238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5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