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惠聚”活动与新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1 04:3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中,自治区党委已经把“访惠聚”活动在抓基层、打基础、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维护稳定中,提升到了强基治本之策的高度上。从之前新疆基层社会治理运行机制来看,党和政府对基层的治理主要是在科层制前提下将工作任务逐层传递下达,但在此过程中经过的层级较多,存在一部分工作任务不能保质保量的在基层安排落实。自治区党委开展“访惠聚”活动以来,进一步建构起中央、自治区和新疆基层的联系,通过“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把党和国家的政策切切实实的落实到基层,以多种形式对基层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帮助当地建设各项民生工程,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积极理顺群众情绪,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宗教和谐,把得人心、暖人心的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让好的政策扎扎实实的惠及于民,让各族群众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形成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让群众真心感恩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从而达到强基治本,强化执政基础,巩固政权合法性的目的。在新疆这样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并存,多种问题相互交织、复杂敏感的地区,深入开展“访惠聚”活动是紧紧围绕总目标,以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
【文章来源】:新疆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和理论基础
一、问题的提出:科层结构下新疆基层社会治理的不足
(一)概念界定
1.治理的内涵
2.“访惠聚”活动开展前的新疆社会治理机制
3.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二)新疆基层社会治理不足的表现
1.科层结构下治理理念的滞后
2.治理主体单一
3.村级组织功能发育不够
(三)社会稳定基础较弱
1.宗教极端思想存在威胁
2.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得不到有效解决
3.法治观念缺失
4.基层情况反馈不足
二、治本之策:新疆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访惠聚”活动
(一)“访惠聚”活动是中央治疆方略的生动实践
1.“访”“惠”“聚”三者的内在联系及逻辑关系
2.开展“访惠聚”活动背景
3.“访惠聚”活动是实现总目标的重要保证
(二)当前“访惠聚”驻村重点工作
1.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2.用心做好群众工作
3.扎实推进脱贫攻坚
4.建强基层组织
(三)“访惠聚”活动是新疆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
1.创新社会治理组织结构
2.创新社会治理力量配置
3.创新社会治理手段方式
三、经验与成果:新疆基层社会治理的“访惠聚”实践
(一)形成一核多元治理模式
1.巩固党的领导
2.政府具体负责
3.加强社会协同
4.鼓励公众参与
5.强化法制保障
6.凝聚各治理主体,为各主体互动搭建平台
(二)创新基层治理体系
1.治理方式上
2.治理手段上
3.治理能力上
(三)强化社会稳定基础
1.思想持续引导
2.优化资源配置
3.人员及工作方法持续帮扶
(四)进一步加强“访惠聚”驻村工作的思考
1.部分队员工作能力有待提高
2.部分工作队自身建设有待加强
3.部分工作队与基层党组织需进一步融合
四、创新与发展:进一步推动新疆基层治理的启示
(一)树立社会治理观念
(二)强化党委核心地位塑造责任政府
(三)打破政府功能条块分割
(四)树立法治意识坚持依法行政
(五)拓展公民利益诉求渠道
(六)培育和建强社会组织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访惠聚”:新疆基层社会治理新实践[J]. 张振华,代晓辉. 贵州民族研究. 2017(03)
[2]论“访惠聚”对新疆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影响[J]. 顾光海,冯婷玉.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1)
[3]新疆“访惠聚”活动长效机制构建问题研究[J]. 陈彦杰.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6(04)
[4]“访惠聚”背景下新疆社会基层治理法治化建设研究[J]. 周建鹏,黄锦峰,朱斌. 新疆社科论坛. 2016(05)
[5]新常态下社会治理机制的创新——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J]. 吴春艳. 唐山学院学报. 2016(05)
[6]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解析“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价值内涵[J]. 杨清清. 实事求是. 2016(05)
[7]论新疆精神的特征和时代意义[J]. 赵万杰. 昌吉学院学报. 2016(04)
[8]干部下乡与南疆农村社会治理——对“访惠聚”活动的分析与思考[J]. 白关峰,王鹏. 新疆社科论坛. 2016(04)
[9]社会治理视域下新疆“访惠聚”活动研究[J]. 张利涛. 克拉玛依学刊. 2016(02)
[10]基层社会治理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徐衣显.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6(01)
博士论文
[1]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机制创新研究[D]. 易轩宇.湘潭大学 2015
[2]中国社会治理协同机制建设研究[D]. 邵静野.吉林大学 2014
[3]论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法治化[D]. 武小川.武汉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长治久安目标下加强南疆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D]. 李志远.石河子大学 2017
[2]我国社会治理协同机制建设研究[D]. 王洋洋.郑州大学 2016
[3]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创新路径探索[D]. 牛丽.苏州大学 2016
[4]成都市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研究[D]. 宋长善.西南交通大学 2016
[5]中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建设[D]. 李影.西南政法大学 2015
[6]压力体制下政府运动式治理分析[D]. 翟元元.贵州财经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36508
【文章来源】:新疆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和理论基础
一、问题的提出:科层结构下新疆基层社会治理的不足
(一)概念界定
1.治理的内涵
2.“访惠聚”活动开展前的新疆社会治理机制
3.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二)新疆基层社会治理不足的表现
1.科层结构下治理理念的滞后
2.治理主体单一
3.村级组织功能发育不够
(三)社会稳定基础较弱
1.宗教极端思想存在威胁
2.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得不到有效解决
3.法治观念缺失
4.基层情况反馈不足
二、治本之策:新疆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访惠聚”活动
(一)“访惠聚”活动是中央治疆方略的生动实践
1.“访”“惠”“聚”三者的内在联系及逻辑关系
2.开展“访惠聚”活动背景
3.“访惠聚”活动是实现总目标的重要保证
(二)当前“访惠聚”驻村重点工作
1.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2.用心做好群众工作
3.扎实推进脱贫攻坚
4.建强基层组织
(三)“访惠聚”活动是新疆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
1.创新社会治理组织结构
2.创新社会治理力量配置
3.创新社会治理手段方式
三、经验与成果:新疆基层社会治理的“访惠聚”实践
(一)形成一核多元治理模式
1.巩固党的领导
2.政府具体负责
3.加强社会协同
4.鼓励公众参与
5.强化法制保障
6.凝聚各治理主体,为各主体互动搭建平台
(二)创新基层治理体系
1.治理方式上
2.治理手段上
3.治理能力上
(三)强化社会稳定基础
1.思想持续引导
2.优化资源配置
3.人员及工作方法持续帮扶
(四)进一步加强“访惠聚”驻村工作的思考
1.部分队员工作能力有待提高
2.部分工作队自身建设有待加强
3.部分工作队与基层党组织需进一步融合
四、创新与发展:进一步推动新疆基层治理的启示
(一)树立社会治理观念
(二)强化党委核心地位塑造责任政府
(三)打破政府功能条块分割
(四)树立法治意识坚持依法行政
(五)拓展公民利益诉求渠道
(六)培育和建强社会组织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访惠聚”:新疆基层社会治理新实践[J]. 张振华,代晓辉. 贵州民族研究. 2017(03)
[2]论“访惠聚”对新疆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影响[J]. 顾光海,冯婷玉.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1)
[3]新疆“访惠聚”活动长效机制构建问题研究[J]. 陈彦杰.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6(04)
[4]“访惠聚”背景下新疆社会基层治理法治化建设研究[J]. 周建鹏,黄锦峰,朱斌. 新疆社科论坛. 2016(05)
[5]新常态下社会治理机制的创新——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J]. 吴春艳. 唐山学院学报. 2016(05)
[6]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解析“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的价值内涵[J]. 杨清清. 实事求是. 2016(05)
[7]论新疆精神的特征和时代意义[J]. 赵万杰. 昌吉学院学报. 2016(04)
[8]干部下乡与南疆农村社会治理——对“访惠聚”活动的分析与思考[J]. 白关峰,王鹏. 新疆社科论坛. 2016(04)
[9]社会治理视域下新疆“访惠聚”活动研究[J]. 张利涛. 克拉玛依学刊. 2016(02)
[10]基层社会治理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徐衣显.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6(01)
博士论文
[1]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机制创新研究[D]. 易轩宇.湘潭大学 2015
[2]中国社会治理协同机制建设研究[D]. 邵静野.吉林大学 2014
[3]论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法治化[D]. 武小川.武汉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长治久安目标下加强南疆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研究[D]. 李志远.石河子大学 2017
[2]我国社会治理协同机制建设研究[D]. 王洋洋.郑州大学 2016
[3]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创新路径探索[D]. 牛丽.苏州大学 2016
[4]成都市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研究[D]. 宋长善.西南交通大学 2016
[5]中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建设[D]. 李影.西南政法大学 2015
[6]压力体制下政府运动式治理分析[D]. 翟元元.贵州财经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365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636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