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场域中社会治理现代化:技术嵌入与价值重塑
发布时间:2022-12-11 01:57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大数据背景下何以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以"场域理论"为理论基础,基于技术嵌入与价值重塑的视角归纳中国传统社会治理路径,即基于权力本位的"管控性治理路径"、基于服务本位的"回应性治理路径"与基于法律本位的"法制化治理路径",进一步对传统治理路径的局限性分析,得出其失灵的深层逻辑:目标趋利化和主体单一化致使其无法应对社会治理的隐性风险及无法奏效隐性风险的社会治理。鉴于此,提出将技术嵌入到传统治理机制中,构建社会治理的技术路径,并重塑社会治理的人本、效率、主体和技术的价值取向,以期促进大数据场域中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从传统路径到技术路径:大数据场域中社会治理的技术嵌入
(一)社会治理的传统路径:起源与特性
1. 基于权力本位的“管控性治理路径”
2. 基于服务本位的“回应性治理路径”
3. 基于法律本位的“法制化治理路径”
(二)社会治理的技术路径:内涵与特性
1.“技术路径”的内涵
2.“技术路径”的特性
(三)“大数据+社会治理”内在契合的逻辑基础
1. 理论逻辑
2. 现实逻辑
四、技术构建途径:大数据场域中社会治理现代化
(一)重构智能政府架构体系,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二)转变社会治理整体范式,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三)建构服务平台治理网络,实现智能服务、智能决策、智能监管
(四)完善社会治理法律制度,规避治理技术风险
五、从传统治理到现代治理:技术对价值重塑的影响
(一)重塑人本的价值取向
(二)重塑效率的价值取向
(三)重塑主体的价值取向
(四)重塑技术的价值取向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教育“技术治理”的构建: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J]. 沈费伟,袁洁.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2]乡村“技术治理”的运行逻辑与绩效提升研究[J]. 沈费伟,诸靖文. 电子政务. 2020(05)
[3]技术治理与城市疫情防控:实践逻辑及理论反思——以上海市X区“一网统管”运行体系为例[J]. 董幼鸿,叶岚. 东南学术. 2020(03)
[4]风险叠变、社会重构与韧性治理:网络社会的治理生态、行动困境与治理变革[J]. 翟绍果,刘入铭.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5]国家治理的技术场景:理论反思和话语重构[J]. 罗梁波. 学海. 2020(01)
[6]行政理性场景的交互格局:实践错位、理论偏差与未来面向[J]. 罗梁波. 社会科学研究. 2020(01)
[7]区块链技术驱动社会治理创新的理论考察[J]. 朱婉菁. 电子政务. 2020(03)
[8]企业管理人员刑事法律风险及防控路径——以JS省企业管理人员犯罪大数据统计为样本[J]. 刘艳红,杨楠.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9]大数据时代中国网络舆情的治理反思与路径拓展——基于“技术治理路径”嵌入视角[J]. 曹海军,李明. 行政论坛. 2019(05)
[10]经济和社会资本大数据与企业创新动态评估研究[J]. 谢从晋,毕孝儒,杨柳. 经济问题. 2019(10)
本文编号:3717924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从传统路径到技术路径:大数据场域中社会治理的技术嵌入
(一)社会治理的传统路径:起源与特性
1. 基于权力本位的“管控性治理路径”
2. 基于服务本位的“回应性治理路径”
3. 基于法律本位的“法制化治理路径”
(二)社会治理的技术路径:内涵与特性
1.“技术路径”的内涵
2.“技术路径”的特性
(三)“大数据+社会治理”内在契合的逻辑基础
1. 理论逻辑
2. 现实逻辑
四、技术构建途径:大数据场域中社会治理现代化
(一)重构智能政府架构体系,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二)转变社会治理整体范式,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三)建构服务平台治理网络,实现智能服务、智能决策、智能监管
(四)完善社会治理法律制度,规避治理技术风险
五、从传统治理到现代治理:技术对价值重塑的影响
(一)重塑人本的价值取向
(二)重塑效率的价值取向
(三)重塑主体的价值取向
(四)重塑技术的价值取向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教育“技术治理”的构建: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J]. 沈费伟,袁洁.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2]乡村“技术治理”的运行逻辑与绩效提升研究[J]. 沈费伟,诸靖文. 电子政务. 2020(05)
[3]技术治理与城市疫情防控:实践逻辑及理论反思——以上海市X区“一网统管”运行体系为例[J]. 董幼鸿,叶岚. 东南学术. 2020(03)
[4]风险叠变、社会重构与韧性治理:网络社会的治理生态、行动困境与治理变革[J]. 翟绍果,刘入铭.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5]国家治理的技术场景:理论反思和话语重构[J]. 罗梁波. 学海. 2020(01)
[6]行政理性场景的交互格局:实践错位、理论偏差与未来面向[J]. 罗梁波. 社会科学研究. 2020(01)
[7]区块链技术驱动社会治理创新的理论考察[J]. 朱婉菁. 电子政务. 2020(03)
[8]企业管理人员刑事法律风险及防控路径——以JS省企业管理人员犯罪大数据统计为样本[J]. 刘艳红,杨楠.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9]大数据时代中国网络舆情的治理反思与路径拓展——基于“技术治理路径”嵌入视角[J]. 曹海军,李明. 行政论坛. 2019(05)
[10]经济和社会资本大数据与企业创新动态评估研究[J]. 谢从晋,毕孝儒,杨柳. 经济问题. 2019(10)
本文编号:37179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717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