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市文化街社区儿童服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四点半”小课堂为例
发布时间:2023-02-16 08:42
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和纽带,是满足社会群众多种需求的一项社会福利性和公益性事业。社区服务不仅为社区成员提供物质生活帮助,同时也提供精神生活服务,对于解决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基层城市社区治理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有着重要的价值。社区儿童服务是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儿童个人成长、家庭幸福、社区和谐及社区服务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关注社区儿童服务,有助于提高我国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加快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儿童保护政策,丰富和充实城市社区服务理论,并为社区建设研究提供支持。然而我国的社区儿童服务还处于发展探索期,以笔者工作的甘肃省华亭市文化街为例,尽管开展了社区儿童服务,但在实践中还面临诸多不足需要完善,在理论上还存在亟需探索之处。基于上述思考,笔者选择华亭市文化街社区的“四点半”小课堂作为案例,对华亭市文化街社区儿童服务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和合作治理理论的视角,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四点半”小课堂服务中心运行现状,阐述了该社区儿童服务的主要做法,在肯定该社区儿童服务取得的成效后,归纳了其存在的问题,包括社区儿童服务政策上的缺失、社...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社区服务
2.1.2 社区儿童服务
2.1.3 “四点半”小课堂
2.2 理论基础及其启示
2.2.1 合作治理理论核心内容及其启示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核心内容及其启示
第三章 华亭市文化街社区“四点半”小课堂案例呈现
3.1 华亭市文化街社区“四点半”小课堂的启动背景
3.1.1 华亭市文华街社区概况
3.1.2 “四点半”小课堂启动的政策背景
3.1.3 华亭市文化街社区“四点半”小课堂启动的现实需求
3.2 华亭市文化街社区“四点半”小课堂运行状况
3.2.1 运行的组织机构
3.2.2 运行的管理制度
3.2.3 运行的内容方式
3.3 “四点半”小课堂运行成效
3.3.1 基于家庭角度的分析
3.3.2 基于儿童角度的分析
3.3.3 基于社区整体角度的分析
第四章 华亭市文化街社区儿童服务所存问题及其成因
4.1 存在的问题
4.1.1 基础设施滞后
4.1.2 专业人才缺乏
4.1.3 服务发展水平层次不高
4.1.4 社会化主体的参与率低
4.1.5 行政化色彩表现太浓
4.2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4.2.1 相关资源配置方式不合理
4.2.2 儿童服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4.2.3 社会化主体参与机制不健全
4.2.4 政府职能转变不彻底
第五章 国内外社区儿童服务经验与启示
5.1 国外社区儿童服务的实践经验
5.1.1 日本社区儿童服务
5.1.2 加拿大社区儿童服务
5.2 国内社区儿童服务的经验
5.2.1 深圳市罗湖区“四点半”小课堂
5.2.2 宁波市“四点钟学校”的模式
5.3 国内外社区儿童服务的经验启示
5.3.1 构建多元主体供给的服务体系
5.3.2 政府配套政策支持系统
5.3.3 低偿服务模式及社会外包组织的探索
5.3.4 科学规范的管理及引导模式
第六章 优化华亭市文化街社区儿童服务的对策
6.1 找准厘清政府的角色与职能定位
6.1.1 转变创新政府治理理念
6.1.2 明确政府与社区权责边界
6.2 整合统筹社区各类相关资源
6.2.1 拓宽社区服务经费来源
6.2.2 优化社区服务人员的结构
6.2.3 探索“政府购买社区儿童服务”模式
6.3 增强增进社会化主体多元合作参与
6.3.1 增强居民社区参与意识
6.3.2 增进社会组织参与的积极性
6.3.3 建立社区—学校—家庭合作的长效机制
6.4 完备完善社区儿童服务体系
6.4.1 健全服务管理制度机制
6.4.2 丰富服务具体内容和形式
6.4.3 完善服务监督评价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华亭市文化街社区儿童服务中心调查问卷
附录B 文化街社区“四点半小课堂”儿童服务访谈提纲
致谢
本文编号:3743905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社区服务
2.1.2 社区儿童服务
2.1.3 “四点半”小课堂
2.2 理论基础及其启示
2.2.1 合作治理理论核心内容及其启示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核心内容及其启示
第三章 华亭市文化街社区“四点半”小课堂案例呈现
3.1 华亭市文化街社区“四点半”小课堂的启动背景
3.1.1 华亭市文华街社区概况
3.1.2 “四点半”小课堂启动的政策背景
3.1.3 华亭市文化街社区“四点半”小课堂启动的现实需求
3.2 华亭市文化街社区“四点半”小课堂运行状况
3.2.1 运行的组织机构
3.2.2 运行的管理制度
3.2.3 运行的内容方式
3.3 “四点半”小课堂运行成效
3.3.1 基于家庭角度的分析
3.3.2 基于儿童角度的分析
3.3.3 基于社区整体角度的分析
第四章 华亭市文化街社区儿童服务所存问题及其成因
4.1 存在的问题
4.1.1 基础设施滞后
4.1.2 专业人才缺乏
4.1.3 服务发展水平层次不高
4.1.4 社会化主体的参与率低
4.1.5 行政化色彩表现太浓
4.2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4.2.1 相关资源配置方式不合理
4.2.2 儿童服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4.2.3 社会化主体参与机制不健全
4.2.4 政府职能转变不彻底
第五章 国内外社区儿童服务经验与启示
5.1 国外社区儿童服务的实践经验
5.1.1 日本社区儿童服务
5.1.2 加拿大社区儿童服务
5.2 国内社区儿童服务的经验
5.2.1 深圳市罗湖区“四点半”小课堂
5.2.2 宁波市“四点钟学校”的模式
5.3 国内外社区儿童服务的经验启示
5.3.1 构建多元主体供给的服务体系
5.3.2 政府配套政策支持系统
5.3.3 低偿服务模式及社会外包组织的探索
5.3.4 科学规范的管理及引导模式
第六章 优化华亭市文化街社区儿童服务的对策
6.1 找准厘清政府的角色与职能定位
6.1.1 转变创新政府治理理念
6.1.2 明确政府与社区权责边界
6.2 整合统筹社区各类相关资源
6.2.1 拓宽社区服务经费来源
6.2.2 优化社区服务人员的结构
6.2.3 探索“政府购买社区儿童服务”模式
6.3 增强增进社会化主体多元合作参与
6.3.1 增强居民社区参与意识
6.3.2 增进社会组织参与的积极性
6.3.3 建立社区—学校—家庭合作的长效机制
6.4 完备完善社区儿童服务体系
6.4.1 健全服务管理制度机制
6.4.2 丰富服务具体内容和形式
6.4.3 完善服务监督评价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华亭市文化街社区儿童服务中心调查问卷
附录B 文化街社区“四点半小课堂”儿童服务访谈提纲
致谢
本文编号:37439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743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