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共服务动机的提升路径研究——基于道德认同和志愿服务经历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3-05-30 19:12
大学生是我国公务员队伍的主要来源,其公共服务动机是新时期中国政府实现向现代化服务型政府转型的关键。尽责性和宜人性均能显著影响公共服务动机,道德认同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而志愿服务经历能有效调节道德认同对公共服务动机的正向影响。为培养具有高水平公共服务动机的大学生,高校应重视在校学生的人格教育,引导他们形成道德认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公务员考试及现有加分政策应优化,以提高对公共服务动机大学生的甄选能力和吸引力。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尽责性、宜人性与公共服务动机
(二)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
(三)志愿服务经历的调节作用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三)统计方法
四、研究结果
(一)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二)同源误差检验
(三)变量描述性统计
(四)假设检验
1. 尽责性和宜人性对公共服务动机的主效应。
2. 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
3. 志愿服务经历的调节作用。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编号:3824868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尽责性、宜人性与公共服务动机
(二)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
(三)志愿服务经历的调节作用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三)统计方法
四、研究结果
(一)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二)同源误差检验
(三)变量描述性统计
(四)假设检验
1. 尽责性和宜人性对公共服务动机的主效应。
2. 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
3. 志愿服务经历的调节作用。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编号:38248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824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