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三边分区民族工作研究
本文关键词: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三边分区民族工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三边分区的民族工作是中国共产党民族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边分区作为蒙、回、汉三民族的杂居地,民族矛盾比较突出,正确处理好该地的民族矛盾是三边分区建设的前提。因此,三边分区在边区政府的领导下,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工作,在团结抗战和分区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抗战时期三边分区通过设立少数民族工作机构、建立少数民族自治政府、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习俗、团结民族宗教上层人士等具体实践开展民族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当地群众的抗战积极性,为边区经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也为新中国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借鉴。抗战时期三边分区的民族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执政条件下对民族工作的一种尝试,具有一定的试验性质。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在三边分区的贯彻落实,使该地的民族工作具有示范性,为其它几个分区开展民族工作树立了榜样。三边分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民族关系,使该地的民族工作与分区建设紧密联系,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处理好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民族问题是当地建设的前提,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开展民族工作的有效途径,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宗教政策是开展民族工作的保障,加强民族团结是开展民族工作的关键。本文以“三边分区民族工作”立论,在充分挖掘和运用详实史料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抗战时期三边分区开展民族工作的背景和具体实践,总结了其特点与成效,以及对当前开展民族工作的启示。应该说,对抗战时期三边分区民族工作的研究,是对陕甘宁边区研究从宏观到微观的转变,填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白。
【关键词】: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 陕甘宁边区 三边分区 民族工作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231;D63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3
- (一)选题背景9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9-11
- (三)研究意义11-12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2-13
- (五)创新之处13
- 一、民族工作是抗战时期三边分区建设的首要任务13-17
- (一)三边分区的历史地位13-14
- (二)三边分区民族问题的由来14-16
- (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16-17
- 二、抗战时期三边分区民族工作的具体实践17-29
- (一)设立少数民族工作机构17-19
- (二)建立少数民族自治政府19-21
- (三)培养少数民族干部21-22
- (四)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教育事业22-26
- (五)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习俗26-28
- (六)团结民族宗教上层人士28-29
- 三、抗战时期三边分区民族工作的特点及成效29-34
- (一)三边分区开展民族工作的特点29-31
- (二)三边分区开展民族工作的成效31-34
- 四、抗战时期三边分区开展民族工作的启示34-37
- (一)处理好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民族问题是当地建设的前提34
- (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开展民族工作的有效途径34-35
- (三)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宗教政策是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保障35
- (四)加强民族团结是开展民族工作的关键35-37
- 结语37-38
- 注释38-41
- 参考文献41-44
- 后记44-45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德万龙;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努力做好新世纪的民族工作[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年01期
2 马淑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开创全省民族工作新局面[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年03期
3 ;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决定(2000年9月21日)[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年03期
4 徐畅江;新世纪赋予我们的使命──《民族工作》改版寄语[J];民族工作;2000年01期
5 李琼英;马龙县重视民族工作[J];民族工作;2000年07期
6 ;红河两岸探路者──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工作试验示范综述[J];民族工作;2000年08期
7 晏友琼;贯彻全国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努力开创昭通民族工作新局面[J];民族工作;2000年09期
8 ;《民族工作》二十年 关注与勉励[J];民族工作;2000年11期
9 鲁德忠;发挥优势 办出特色 再创辉煌——祝贺《民族工作》杂志创刊二十周年[J];民族工作;2000年11期
10 子明,晓宁;民族工作:也是华天的“秘密武器”[J];民族团结;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志锋;;加强民族法制建设是做好民族工作的保障[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2 田代武;;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益保障刍论——以湖南省为例[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3 海内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做好乐山市民族工作[A];民族学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五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4 关桂霞;;论西部开发与民族工作[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学术讨论会暨第九次顾问座谈会论文集[C];2000年
5 李开荣;;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A];2004乌蒙论坛论文集(四)[C];2004年
6 格桑顿珠;;把握“两个共同”主题 指导民族工作实践[A];“两个共同”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夏连仲;王有星;;深刻理解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A];“两个共同”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杨继红;王庆;;当代民族工作转型研究——新时期毕节地区发展定位与民族工作转型研究[A];毕节地区第五届社科评奖获奖成果选[C];2006年
9 董建民;;改革开放30年民族工作谱新篇[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黑龙江省民族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刘宝明;;周恩来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A];周恩来百周年纪念-全国周恩来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卢彬彬;促进民族工作水平提高 共同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N];广西日报;2006年
2 记者 刘丽芳;省督察组检查我市民族工作[N];齐齐哈尔日报;2006年
3 记者 孙丽华;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实施意见》[N];通辽日报;2006年
4 本报评论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不断开创统战民族工作新局面[N];西藏日报;2007年
5 金民宗;社区民族工作再上新台阶[N];镇江日报;2008年
6 记者 唐群峰邋实习生 胡建辉;全区人大民族工作座谈会在邕召开[N];广西日报;2008年
7 白季;州委民族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蒙举行[N];红河日报;2008年
8 记者 阿荣;自治区民族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召开全体会议[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9 本报记者 杨筱X;省政府召开第二次民族工作联席会议[N];贵州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杜再江;用科学发展观统筹民族工作[N];贵州民族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谋;政治视野中的当代中国民族工作[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刘亚丽;中国共产党内蒙古民族工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张春梅;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吴勇辉;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益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都巴雅尔;城镇民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内蒙古大学;2012年
2 姜萌;社区民族工作的实践与创新[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3 王寒松;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满族民族工作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4 董婷婷;习仲勋对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贡献[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5 王锐;当前民族工作信息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6 包丽敏;习近平关于民族工作的论述及时代意义[D];辽宁大学;2015年
7 任杰;习近平的民族团结思想探析[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8 张琳婉;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三边分区民族工作研究[D];延安大学;2016年
9 宋佳;济南市城市社区民族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李燕;民主、法治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工作[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三边分区民族工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89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488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