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合肥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6 14:11

  本文关键词:合肥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合肥市城镇低保制度 低保对象 低保资金 低保标准 管理体系


【摘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93年在上海市试点以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以1996年6月27日发布的《合肥市城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暂行办法》为低保制度的开端,本文立足于全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的大背景,结合了合肥市的具体做法来分析利弊: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和数据分析法,在阅读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了解了我国城市低保的大环境和主要存在的问题,比较了上海、武汉、重庆等较为成功地区的制度经验,并在安徽省2008年以来各年统计年鉴和民政部门、统计局等相关网站上收集到的2008年以来合肥市城镇低保的相关数据,得出合肥市低保制度面对的具体问题。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合肥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所提出的完善对策。本文主要有六大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第一部分,绪论。交代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对国外的社会救助研究、国内城市低保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叙述。第二部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主要概念和理论基础。该部分介绍了社会救助和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概念以及有关的理论:贫困理论、生存公平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失灵理论。第三部分,合肥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概况。首先从城镇化水平和合肥市的城市贫困状况介绍了合肥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其次梳理了合肥市低保的发展历程,将合肥市从1996年建立城市低保制度以来的大事件进行了梳理,从合肥市城市低保实现全覆盖和合肥市开始实施城乡低保一体化的政策出发将合肥市低保发展历程分为了三个阶段:建立、推广阶段;发展、规范阶段;完善、提高阶段。最后从低保的申请程序、保障对象、退出情况、资金来源和发放标准这五个方面介绍了合肥市低保制度的运行机制现状。第四部分,合肥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这一部分试图从低保对象、低保标准、低保资金以及管理体系这四个方面来阐述合肥市低保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例如,低保对象覆盖率较低、低保对象确定和退出的问题、低保保障标准较低、保障标准的制定及调整机制不完善、低保资金的投入力度有待加强、低保管理系统中出现的问题等等。第五部分,其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启示。分别介绍了上海市、武汉市和重庆市的城市低保制度,并从他们的制度中总结出对于合肥市低保制度的启示。第六部分,完善合肥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对策与建议。在前面理论介绍、现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仍然从问题部分的四个角度出发,提出相对应的完善对策,如完善家计调查和低保退出机制、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在低保资金支出上的分担比例、加大对于低保资金的财政支出和来源渠道、建立完善的城市低保制定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依赖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建立低保管理信息系统等等。
【关键词】:合肥市城镇低保制度 低保对象 低保资金 低保标准 管理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2.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4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8-9
  • 1.2 文献综述9-12
  • 1.3 研究方法12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12-14
  • 第2章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主要概念和理论基础14-17
  • 2.1 主要概念界定14
  • 2.2 理论基础14-17
  • 第3章 合肥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概况17-30
  • 3.1 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17-19
  • 3.2 发展历程19-22
  • 3.3 合肥市低保的基本情况22-30
  • 第4章 合肥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30-38
  • 4.1 从保障对象上看存在的问题30-33
  • 4.2 低保资金上存在的问题33-34
  • 4.3 保障标准中存在的问题34-36
  • 4.4 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36-38
  • 第5章 其他地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启示38-41
  • 5.1 上海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8
  • 5.2 武汉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8-39
  • 5.3 重庆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9
  • 5.4 其他地区低保模式对合肥市的启示39-41
  • 第6章 完善合肥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对策与建议41-51
  • 6.1 完善城市低保保障对象的确定和退出机制41-45
  • 6.2 城市低保的保障资金45-47
  • 6.3 城市低保的保障标准47-48
  • 6.4 完善城市低保的管理机制48-51
  • 第7章 结语51-52
  • 参考文献52-56
  • 致谢56-5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芸;;城市低保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功能分析[J];学理论;2013年04期

2 ;辽宁——城市低保制度规范完善的先行者[J];社会福利;2002年11期

3 邱根旺;完善城市低保制度的几点建议[J];中国民政;2003年09期

4 唐钧;城市低保制度、可持续生计与资产建设[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5 李迎生;肖一帆;;城市低保制度仍存三大突出问题[J];人民论坛;2007年04期

6 李迎生;肖一帆;;城市低保制度运行的现实困境与改革的路径选择[J];江海学刊;2007年02期

7 李迎生;韩央迪;肖一帆;张宁;;超越统合救助模型:城市低保制度改革中的分类救助问题研究[J];学海;2007年02期

8 师凤莲;;关于完善城市低保制度的几点思考[J];理论学习;2007年07期

9 韩克庆;刘喜堂;;城市低保制度的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J];社会科学;2008年11期

10 姜丽美;;我国城市低保制度次生问题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祝建华;;城市低保制度目标定位过程中的家计调查及方法改进[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吴鹏森;;社会救助:用制度筑起城市最后一道安全网[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3 田芳;;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演变及分析[A];上海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与中国发展道路”理论研讨征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城市低保制度仍存三大突出问题[N];大连日报;2007年

2 韩克庆;城市低保制度运行的现状与对策[N];人民日报;2008年

3 刘喜堂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完善我国城市低保制度的政策建议[N];中国社会报;2009年

4 记者 刘威 汪克霞 通讯员 陶礼;我州下拔194万低保金补助城市低保户[N];克孜勒苏报;2007年

5 朱勤;密织城市社会救助这张网[N];辽宁日报;2007年

6 记者 塔娜;完善城市低保制度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7 记者 曹莉;当好经济发展护航员[N];酒泉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王麦玲 孙志强;城市低保制度已经达到应保尽保[N];中国信息报;2007年

9 李君艳江西财经大学;城市低保制度运行中的问题及应对[N];中国社会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孙敏;“立体保障”暖人心[N];桂林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亚龙;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亮;辽宁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效果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3 王皓;中国式福利依赖与就业促进[D];天津财经大学;2014年

4 杨春丽;辽宁省城市低保制度运行效能评估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5 王珊;合肥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6 宋蕊;城市低保制度中道德风险防范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路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中的道德风险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2年

8 张婧;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践中的福利依赖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9 曹海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效果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10 徐倩;积极福利视角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767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5767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0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