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从共生到竞争:功能视角下的村办煤矿开发与国家治理

发布时间:2017-08-09 06:20

  本文关键词:从共生到竞争:功能视角下的村办煤矿开发与国家治理


  更多相关文章: 资源开发 国家治理 社会发展 环境问题 环境与社会


【摘要】:本文以晋南一个村庄的煤矿开发为例,通过分析煤矿开发对村民和国家的不同意义,探讨资源开发中国家与村民的关系及其对资源开发和环境问题的影响。研究发现,对村民而言,煤矿开发具有解决温饱和改善村民生活状况的意义,这使人们进一步寄予它奔向"小康"的美好愿望。对国家而言,煤矿开发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国家治理目标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开发的深入和持续伴随着区域发展差异拉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加剧以及生产安全等问题,给国家治理带来了困难。研究认为,国家和村民的共生关系使资源得以开发实施,并使环境问题被忽视;竞争关系使资源开发受到影响,并使环境问题凸显。研究提出,从国家层面整合和规范资源开发,以缓和资源开发中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解决区域发展失衡等问题;处理好相关社会群体在资源的占有、开发中的关系,解决好资源分配与环境负担之间存在的矛盾。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关键词】资源开发 国家治理 社会发展 环境问题 环境与社会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MZ009) 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度新增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项目(MUC2011ZDKT08)
【分类号】:F426.21;D630
【正文快照】: 引言日常生活中,山西省的煤矿资源开发常为人们津津乐道,但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为何延续数十年,却并未得到相应的研究。2006年,笔者曾在晋南市西庄乡刘村、王村开展相关调研。刘村是山西省“省级文明村”,曾获得晋南市“文明和谐村标兵”“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村内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童志锋;;变动的环境组织模式与发展的环境运动网络——对福建省P县一起环境抗争运动的分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2 陈占江;包智明;;制度变迁、利益分化与农民环境抗争——以湖南省X市Z地区为个案[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3 张玉林;;环境抗争的中国经验[J];学海;2010年02期

4 包智明;;环境问题研究的社会学理论——日本学者的研究[J];学海;2010年02期

5 罗亚娟;;乡村工业污染中的环境抗争——东井村个案研究[J];学海;2010年02期

6 张玉林;;政经一体化开发机制与中国农村的环境冲突[J];探索与争鸣;2006年05期

7 陈阿江;水域污染的社会学解释——东村个案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祥明;;从共生到竞争:功能视角下的村办煤矿开发与国家治理[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2 雷俊;;农村环境抗争的动因分析及治理路径选择——基于环境正义的视角[J];行政论坛;2016年03期

3 王颖;;农民环境权益表达中的媒介类型学[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05期

4 范艳萍;;李庄的“公水悲剧”:基于公共物品治理的视角[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5 冯亮;;农村环境治理的内部结构剖析:基于京郊调研[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6 马道明;;太湖污染中居民的环境感知与行动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7 郎友兴;薛晓婧;;“私民社会”:解释中国式“邻避”运动的新框架[J];探索与争鸣;2015年12期

8 覃冰;玉杨;中艳;;制度公信力不足: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制度成因[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5年04期

9 卢春天;朱晓文;;农村居民对环境问题的认知及行为适应——基于西北地区4省8县(区)的实证数据分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10 洪大用;龚文娟;;行进在快车道上的中国环境社会学[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志锋;;政治机会结构变迁与农村集体行动的生成——基于环境抗争的研究[J];理论月刊;2013年03期

2 童志锋;;动员结构与农村集体行动的生成[J];理论月刊;2012年05期

3 刘春燕;;中国农民的环境公正意识与行动取向 以小溪村为例[J];社会;2012年01期

4 包智明;陈占江;;中国经验的环境之维:向度及其限度——对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社会学研究;2011年06期

5 司开玲;;农民环境抗争中的“审判性真理”与证据展示——基于东村农民环境诉讼的人类学研究[J];开放时代;2011年08期

6 包智明;;环境问题研究的社会学理论——日本学者的研究[J];学海;2010年02期

7 罗亚娟;;乡村工业污染中的环境抗争——东井村个案研究[J];学海;2010年02期

8 渠敬东;周飞舟;应星;;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9 陈阿江;;文本规范与实践规范的分离——太湖流域工业污染的一个解释框架[J];学海;2008年04期

10 陈阿江;;水污染事件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J];浙江学刊;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孝高;关于环境问题的哲学思考[J];湖湘论坛;2004年02期

2 林兵;;社会科学应当加强对环境问题的研究[J];新长征;2005年13期

3 谷艳敏;;公共管理视角下的环境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8年03期

4 张俊;;环境问题及其对策[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8年09期

5 赵学刚;;湖北省人代会就环境问题向政府进行质询[J];环境科学动态;1985年07期

6 曲格平;当前的环境问题及若干战略任务[J];求是;1994年10期

7 林凌,黄剑雄;环境问题对当代世界政治的影响[J];现代国际关系;1997年01期

8 ;环境问题将左右人类生活吗[J];w挛胖芸,

本文编号:6438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6438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f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