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7 03:01

  本文关键词: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路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国家治理 国家治理体系 党政体制 现代化 路径


【摘要】:国家治理作为一种政治实践活动,具有明显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性,在中国语境下,主要是指依照既定的政治秩序和政策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依法利用公共权力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在内各领域事务进行主动、有序的协调、引导、规范的政治实践活动。有效的国家治理有赖于有效、稳定的国家治理体系的建立,而为了保证国家治理体系的长期稳定和有效,就必须根据实际的政治需要和正确的价值导向对其进行必要的改革和调整,而这一过程就实际表现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过程,在中国,这一过程主要包含四层含义:首先是价值取向,即“善治”,包括民主、公平和法治;其次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目标,即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提高治理效益,降低治理成本,保证国家治理体系的长期有效和稳定;同时,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特征主要是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结构的分权化、治理方式的制度化和法治化;另外,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形式主要是制度延续和体制改革。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路径选择是关键,且必须充分考虑本国治理体系的特点和治理实践经验。本文将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国家治理体系的创建阶段;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阶段以及国家治理体系的全面深化阶段。通过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三个阶段的历史分析,总结出我国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路径上表现出四个基本的特点、趋势和经验:改革领导体制,调整党政关系,实现政治与政策的适度分离;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过程的渐进性和主动性;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过程的人民性和民主性;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过程的法治化。基于此,本文提出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路径的三点建议:首先是创新党的执政体制,推进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转型。其次是创新政府治理方式,完善政府治理体系。另外,还需要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主要包括构建以法律、道德规范为主的社会治理约束机制;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社会治理协同机制。
【关键词】:国家治理 国家治理体系 党政体制 现代化 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0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问题的提出10-11
  • 1.2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11-13
  • 1.2.1 课题来源11-12
  • 1.2.2 研究意义12-13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6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3-16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6
  • 1.4 创新点16-17
  • 1.5 研究方法17-18
  • 第2章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涵18-24
  • 2.1 治理的含义18-19
  • 2.2 国家治理的含义19-20
  • 2.3 国家治理体系的含义20-21
  • 2.4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含义21-24
  • 第3章 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经验及面临的问题24-36
  • 3.1 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历史分析24-28
  • 3.1.1 国家治理体系的创建阶段24-25
  • 3.1.2 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阶段25-27
  • 3.1.3 国家治理体系的全面深化阶段27-28
  • 3.2 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经验28-32
  • 3.2.1 改革领导体制,调整党政关系,实现政治与政策的适度分离28-30
  • 3.2.2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过程的渐进性和主动性30
  • 3.2.3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过程的人民性和民主性30-31
  • 3.2.4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过程的法治化31-32
  • 3.3 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面临的问题32-36
  • 3.3.1 当前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面临的外部挑战32-33
  • 3.3.2 当前中国国家治理体系自身存在的问题33-36
  • 第4章 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路径36-46
  • 4.1 改革党的领导体制,推进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转型36-41
  • 4.1.1 改革和完善党政体制,理顺党政关系36-38
  • 4.1.2 完善民主协商制度,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38-39
  • 4.1.3 建立健全党群联系机制,,密切党群关系39-41
  • 4.2 创新政府治理方式,完善政府治理体系41-43
  • 4.2.1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动政企、政社分开41-42
  • 4.2.2 完善政府决策协商机制,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42-43
  • 4.2.3 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43
  • 4.3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完善社会治理体系43-46
  • 4.3.1 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社会治理协同机制43-44
  • 4.3.2 构建法律、道德规范相结合的社会治理约束机制44-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50
  • 致谢50-51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51


本文编号:6867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6867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0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