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社会治理泛主体化问题的政治哲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17 18:18
本文关键词:我国现代社会治理泛主体化问题的政治哲学分析
【摘要】:现代社会治理的发生与现代性主体的崛起密切相关。在我们当前的社会治理研究与实践中存在较为严重的泛主体化倾向,这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已经产生了消极影响。基于社会核心价值导向展开对现代社会治理泛主体化问题的批判,要从事实与价值二分的观念入手,对原子化主体及其权利至上的程序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展开深入反思,致力于塑造善治新状态。现代社会治理的泛主体化超越需要从政府本位主义的他在性超越、非政府组织主体崛起的公共性超越、公民主体权利扩张的伦理性超越三个实践向度展开。
【作者单位】: 中共烟台市委党校政治经济学教研室;
【关键词】: 社会治理 泛主体化 批判 善治 超越
【基金】:山东省党校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研究”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D0;D630
【正文快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基于社会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现代社会治理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全面深入理解现代社会治理问题必须与我国特有的政治文化传统和现有的基本国情紧密结合起来,简单套用西方政治哲学话语来进行纯粹观念建构意义不大。现阶段我国社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磊;;先秦时期的社会宏观调控思想[J];河北学刊;2009年01期
2 ;[J];;年期
,本文编号:6904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690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