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共治共享: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的新模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视角
本文关键词:共建共治共享:民族自治地方社会治理的新模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视角
【摘要】:民族自治地方的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不仅关系到民族自治地方的稳定、发展和繁荣,也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安定繁荣。但民族自治地方因其民族成分多元、文化多样、传统各异、社会发展程度不一以及周边环境复杂等原因,使其治理难度加大。这就需要一种能动员一切社会力量的机制,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以其"协商"和"民主"的先天优势,在民主价值、政权合法性、公共政策、公共治理以及公民素质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文章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引用到民族自治地方的公共政策形成和执行的分析中,探讨了其在民族地区的权力机关、社会组织、公司、公民和公民基层组织之中的应用,认为协商民主机制有利于形成共识性的公共政策。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民族地方社会治理的模式,即在民族地区特殊的社会环境下,实现政府、社会组织、公司和公民4个主体在水平、垂直和互相交错3个维度上,宏观和微观2个层面上的合作,从而实现各民族共同参与的、各社会主体协同合作的民族地区社会的"共建、共治和共享"的治理格局。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
【关键词】: 共建 共治 共享 社会主义 协商民主
【基金】: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系统论视野下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式探析”(2016-GM-005) 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度新增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项目(MUC2011ZDKT14)成果
【分类号】:D633
【正文快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要求[1],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的讲话中,明确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并提出实现“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建、共治和共享的治理格局”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额·乌力更;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力保障机制研究[J];理论研究;2000年02期
2 张宝安;“九五”云南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述[J];今日民族;2001年07期
3 戴小明,魏红英;来自民族自治地方的思考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与发展》[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加强民族立法 发展繁荣民族自治地方 辽宁省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培训班结束[J];满族研究;2002年02期
5 ;云南民族自治地方发展巡礼[J];今日民族;2005年08期
6 郭宝亮;李春林;;西部开发背景下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探讨[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黄光学;;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J];中国民族;2006年08期
8 杨淑萍;;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自治”与“发展”问题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10期
9 王跃;;西藏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分析[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王跃;;论西藏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政治职能的基本内容[J];西藏发展论坛;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俊清;;政治生态主义视阈中的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周建明;;民族自治地方新闻发布的现状与发展[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0年刊)[C];2010年
3 张锡盛;;西部开发与少数民族权益保障三题(纲要)[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学术讨论会暨第九次顾问座谈会论文集[C];2000年
4 杨文顺;;浅谈民族自治地方的政治文明建设[A];“两个共同”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黎莲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价值蕴含和价值功能[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6 周宝峰;;民族区域自治:法理与现实——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权力利益(节选)[A];共识(2012秋刊08)——创新边疆民族宗教治理 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充分反映民族自治地方的真实意愿[N];中国民族报;2005年
2 贺觅;关于做好帮助指导民族自治地方州庆、县庆工作的思考[N];贵州民族报;2007年
3 中共大理州委宣传部 张存良;论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发展的基本任务[N];大理日报(汉);2007年
4 周志忍;民族自治地方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建构与拓展[N];中国民族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邸铭旭;促进民族自治地方跨越式发展[N];友报;2010年
6 省民委党组书记 主任 吴军;关于我省民族自治地方实现“两加一推”的路径思考[N];贵州民族报;2011年
7 包建余;加强民族立法,,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科学发展[N];中国民族报;2014年
8 段尔煜;民族自治地方政府 在行使自治权中的地位[N];云南日报;2004年
9 段尔煜;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行使职权的作用[N];云南日报;2004年
10 张勇;我区四本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出版[N];铜仁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普永贵;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合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谢尚果;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政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汤法远;社会转型期民族自治地方政治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4 吕中军;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姜保红;甘肃省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行为文明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高韫芳;当代中国中央政府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马青艳;激励机制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效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高飞;民族自治地方领导力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2 金阿拉坦苏和;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保障机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3 杨晓瑜;突出民族特色 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4 刘慧;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法治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5 杨星;民族自治地方经济自治权之实施困境与对策[D];延边大学;2010年
6 潘潇;民族自治地方基础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7 乌云高娃;当代中国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府际关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8 李海琼;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一把手”权力监督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9 高媛;试论行政指导在民族自治地方的应用与完善[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10 廖馨;民族自治地方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责任[D];新疆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936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693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