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人类学中国化视野下的岑家梧南方民族研究探析
发布时间:2017-08-24 02:05
本文关键词: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人类学中国化视野下的岑家梧南方民族研究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田野调查 历史文献 岑家梧 南方民族 人类学 中国化
【摘要】:岑家梧作为中国老一辈人类学、民族学家,从青年时代东渡日本求学,然后开始从事人类学方面的研究,并为之努力了一辈子。因他从事的人类学、民族学研究较有中国特色,通过总结他具体的做法,进而尝试为人类学中国化提供一条可行的路径。除绪言之外,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介绍西方人类学传入中国后不久,岑家梧从少年赴北平读书时开始接触到一些人类学知识。后来在20世纪初国内学者纷纷留学和翻译西方著作这样西学东渐的大潮下,他于1934年到日本求学,并完成了三本著作,奠定了他的学术地位的同时,也养成了他在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中,重视应用历史文献的方法。第二章着重梳理岑家梧1937年随中山大学西迁云南后,在国内人类学蓬勃发展,众多人类学、社会学者广泛开展西南地区社会研究的背景下,他在该地区所做的民族研究。对苗、瑶族,岑家梧一方面实地考察了他们的生活与习俗,另一方面又对其生活和习俗的源流查阅相关历史文献进行考证后,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岑家梧对水书和水族的研究初步揭开了该民族的神秘面纱,让世人知道了这个独特民族的存在,并吸引了后来的众多学者关注。他又实地调查了仲家,对仲家的“摩经”的研究,在国内民族学者中也是较早的。对水、仲二族的考察,他不仅把田野调查与汉文献结合,更是创造性的广泛运用少数民族文献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方面,他无疑开了先河。之后本文归纳了岑家梧的研究特点。体现出他的人类学研究,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并举,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本土化路径。第三章谈及国内和港台人类学家对人类学中国化的看法,为的是凸显岑家梧对人类学中国化探索的意义和启迪。显然,人类学、民族学中国化问题一直是中国人类学家与民族学家大力提倡并为之努力的方向,因为西方人类学理论不可能生搬硬套的运用到中国来。把人类学中国化做好很必要,不仅可以使我国人类学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对解决我国的经济、社会与民族问题都有帮助。因此通过分析岑家梧在人类学中国化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而能得出一条明确的道路以供参考。重要的是,鉴于中国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献,在进行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时,要想对问题究根寻源,避免让人类学变得过于简单和浮躁,要想使结论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人类学的确应当注意观照历史。
【关键词】:田野调查 历史文献 岑家梧 南方民族 人类学 中国化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C912.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15
- 一、研究缘起6-7
- 二、学术史回顾7-15
- 第一章 岑家梧早期学术历程15-21
- 一、早期启蒙15-16
- 二、日本求学与研究16-21
- 第二章 岑家梧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并重的南方民族研究21-50
- 一、苗、瑶族研究22-26
- 二、水书与水族26-37
- 三、仲家与“作桥”、“作解”37-42
- 四、其他研究42-44
- 五、研究转向44-46
- 六、岑家梧南方民族研究方式46-50
- 第三章 岑家梧南方民族研究对人类学中国化的启示50-62
- 一、人类学中国化的重要性50-52
- 二、人类学中国化的思考和认识52-58
- 三、岑家梧南方民族研究对人类学中国化的启示58-62
- 结语62-64
- 岑家梧著作年表64-67
- 致谢67-68
- 参考文献68-74
本文编号:7285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728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