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问题的治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网络问题的治理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的3.0时代。一方面,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重要平台凭借着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巨大驱动力,影响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监管不善和网络法规落实不到位等诸多原因导致诸如网络谣言、网络敲诈、网络侵权等各类网络问题滋生,各种矛盾和问题凸显。本文在当代网络自媒体时代的大框架背景下对网络问题重新做解读,以网络问题的内涵和分类为出发点,就网络问题的危害及其产生原因和治理的意义进行全方位分析,同时就网络问题治理的路径提出新的探索,并依托“立二拆四”事件,系统分析网络问题的治理对于重塑社会秩序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网络问题 网络治理 社会秩序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0;G206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8
- 第一章 网络问题基本概念及其治理意义18-28
- 第一节 网络问题18-23
- 一、内涵18-19
- 二、分类19-23
- 第二节 网络问题的治理意义23-27
- 一、构建新型的社会秩序23-25
- 二、创造健康的网络环境25-26
- 三、塑造良好的网络文化26-27
- 本章小结27-28
- 第二章 网络问题的产生危害及原因28-39
- 第一节 网络问题的产生危害28-32
- 一、诱发国家动荡28-29
- 二、破坏网络秩序29-31
- 三、误导大众群体31-32
- 第二节 网络问题产生的原因32-38
- 一、社会转型期意识形态混乱32-35
- 二、网络环境法治的弱化35-37
- 三、网络市场的畸形发展37-38
- 本章小结38-39
- 第三章 网络问题治理的实现路径39-51
- 第一节 法治层面:构建网络法治化秩序39-43
- 一、完善网络相关法律法规39-41
- 二、加强网络犯罪执法力度41-43
- 第二节 政府层面:加强政府的调控和监管43-47
- 一、加强调控力度,保证信息公开43-44
- 二、强化对网络舆情反应和处理能力44-47
- 第三节 媒体层面:提高行业自律意识47-49
- 一、严格制定行业自律准则47-48
- 二、培养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认知48-49
- 第四节 公民层面:培养公众的媒介素养49-50
- 一、深入开展公民伦理道德教育49
- 二、培养公民社会责任意识49-50
- 本章小结50-51
- 第四章 个案分析:以“立二拆四”事件为例51-62
- 第一节“立二拆四”事件概述51-53
- 一、事件起源51-52
- 二、事件经过52-53
- 三、事件结果53
- 第二节“立二拆四”事件的危害53-55
- 一、破坏国家稳定,,造成经济损失53-54
- 二、扰乱社会秩序,混淆受众认知54-55
- 第三节“立二拆四”事件的治理对策55-58
- 一、依法入刑,严格执法55
- 二、开展文明教育,重塑生态环境55-58
- 第四节“立二拆四”事件的启示58-61
- 一、国家:加快制定互联网发展战略,提升宏观调控能力58-59
- 二、法治:完善网络法规体系,健全网络法制环境59-60
- 三、媒体:加强议程设置能力,积极引导极化群体60
- 四、受众:提升受众媒介素养,提高对信息的鉴别能力60-61
- 本章小结61-62
- 结语62-64
- 参考文献64-66
- 附录66-69
- 致谢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宏;如何应对网络“垃圾”[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年03期
2 孙新;;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特点和防控[J];法制与社会;2008年34期
3 史欣;;青少年网络犯罪的背后[J];教育;2009年16期
4 田保传;;试论网络环境与当代青年互动的不对称性[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6年06期
5 宣海林;;网络法制在美国 人肉搜索、馒头血案、微软黑屏及其他[J];中国审判;2009年03期
6 谢勤芬;网吧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年03期
7 吴波;网络不良资讯泛滥的原因探析及防范建议[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年03期
8 耿依娜;网络对青年人性发展的影响[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梁彩花;潘红星;;网络成瘾的危害与对策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6年07期
10 雷雳;;左手网络,右手生活——专访青少年网络问题研究专家雷雳[J];父母必读;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山林;;论青少年网络犯罪[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2 卢锦君;朱振祺;;上层站解决高层网络问题的方案分析[A];广东省通信学会2008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9年
3 王勤明;劳侠;;人的健康发展——网络时代遇到的重要课题[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吴庆;;未成年人网络问题的公共治理——世界的经验与中国的现实[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彤;丁雷;;基于实名制的网络空间净化与管理策略探究[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2年
6 张翼;张艳丽;周猛;;如何迅速发现网络的问题、正确诊断并有效解决[A];2002’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张玉林;;我省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的问题思考[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龚文新;;打造高效简单的OTN运行维护维[A];2013年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杨成伟;;CDMA EVDO网络优化探讨[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任修良;;论网络犯罪的社会治理与立法完善[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韩国记者 薛严;安全的网络让世界更幸福[N];科技日报;2013年
2 黄昕;致“网”而不致于“网”[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3 李林德邋李彦敏;两位全国政协委员痛斥不良网络“数宗罪”[N];人民政协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张楠;让网络问题无处遁形[N];中国计算机报;2011年
5 杨晓龙;网络文化的三个认识问题[N];中国文化报;2003年
6 通讯员 王丽莉 记者 王萍;安徽移动网络投诉分级管理见成效[N];人民邮电;2003年
7 刘冬梅;让孩子赢在网络时代[N];天津日报;2010年
8 本报驻英国记者 刘海英;网络战争还不会发生[N];科技日报;2011年
9 董迎春;网络问题折射的还是社会问题[N];工人日报;2003年
10 记者 许栋诚;外交部:中方希望有关方面停止炒作网络问题[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文轩;不正当网络删帖行为的法社会学思考[D];重庆工商大学;2016年
2 孙艺轩;我国网络舆论及优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6年
3 阮锋;网络问题的治理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4 任莉莉;网络社会的伦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5 刘悦;论网络中的诉诸战争权及交战规范[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6 周霞;论网络舆论暴力的伦理规制[D];北方工业大学;2014年
7 马恒平;网络行为的心理伦理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2002年
8 李帅;青少年网络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于丹丹;网络社会下人的存在方式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3年
10 曹华;青少年学生网络犯罪的现状及预防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415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741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