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失灵理论视角下的惠州市志愿服务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志愿失灵理论视角下的惠州市志愿服务问题研究
【摘要】:近年来,中国志愿服务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志愿服务的发展对社会环境、社会文化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于政府失灵的不良社会状态具有良好的矫正作用。美国学者莱斯特?M?萨拉蒙提出的“志愿失灵”理论认为,志愿组织同样会出现失灵现象,对志愿组织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总结为慈善不足、慈善的特殊主义、慈善的家长式作风以及慈善的业余性。近年来,随着惠州经济社会建设的快速发展,惠州志愿服务得到广大市民群众的热烈响应,发展迅猛,形势喜人。但不可避免的存在一系列问题,例如志愿服务组织的经费不足、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不科学、志愿服务专业性不足、志愿者稳定性差等。因此,笔者通过对惠州市志愿服务中“志愿失灵”的原因进行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今后惠州市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以及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均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研究对象定位为惠州市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问题,基于萨拉蒙的志愿失灵理论视角,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对惠州市志愿服务事业进行研究分析。首先,通过国内外有关书籍、期刊、论文及政府部门的相关文件等渠道,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深入探析志愿服务事业在惠州市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其次,对惠州市志愿服务的现状,包括志愿服务发展历史、现阶段的组织架构、志愿者人员结构、服务内容、服务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总结归纳志愿服务发展中存在的志愿失灵问题。最后,通过分析惠州市志愿服务发展中存在的志愿失灵问题,借鉴国内外不同国家和城市的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完善惠州市志愿服务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志愿服务的资金保障、提高志愿服务开展的科学性、推进志愿服务专业化、推进志愿服务激励回馈常态化以及培育志愿服务理念。
【关键词】: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组织 志愿失灵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2.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1.1 选题背景10
- 1.2 研究意义10-11
- 1.2.1 理论意义10
- 1.2.2 现实意义10-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6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1-13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3-16
- 1.3.3 文献评述16
- 1.4 研究方法16-17
- 1.4.1 文献研究法16
- 1.4.2 问卷调查法16
- 1.4.3 访谈法16-17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17-22
- 2.1 相关概念界定17-18
- 2.1.1 志愿服务17
- 2.1.2 志愿服务组织17-18
- 2.1.3 志愿者18
- 2.2 志愿失灵理论18-22
- 2.2.1 志愿失灵理论的概述18-19
- 2.2.2 志愿失灵理论的内涵19-20
- 2.2.3 志愿失灵理论的应用价值20-22
- 第三章 惠州市志愿服务现状及志愿失灵问题表现22-36
- 3.1 惠州市志愿服务发展现状22-27
- 3.1.1 惠州市志愿服务发展的历史与现状22-23
- 3.1.2 惠州市志愿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及特点23-27
- 3.2 惠州市志愿服务中志愿失灵问题的表现27-36
- 3.2.1 志愿服务组织的资金供给紧张28-30
- 3.2.2 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不科学30-32
- 3.2.3 志愿服务专业性不足32-33
- 3.2.4 志愿者稳定性差33-36
- 第四章 惠州市志愿服务中志愿失灵问题的原因分析36-43
- 4.1 志愿服务组织的资金供给紧张36-37
- 4.1.1 政府财政支持有限36
- 4.1.2 社会资金筹措不畅36-37
- 4.2 政府管理模式的限制37-38
- 4.2.1 主管部门分散,监管困难37
- 4.2.2 行政色彩浓重,,公益性受到削弱37-38
- 4.3 志愿服务的业余性38-39
- 4.4 对志愿者的激励不足39-42
- 4.5 志愿服务意识薄弱42-43
- 第五章 国内外志愿服务的经验分析43-51
- 5.1 国外志愿服务的经验分析43-47
- 5.1.1 美国志愿服务发展的特点43-45
- 5.1.2 新加坡志愿服务现状及特点45-47
- 5.2 国内志愿服务的经验分析47-51
- 5.2.1 香港志愿服务现状及特点47-49
- 5.2.2 广东省志愿服务创新的经验分析49-51
- 第六章 完善惠州市志愿服务的对策51-58
- 6.1 保障志愿服务资源供给51-52
- 6.1.1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51
- 6.1.2 争取社会资金支持51-52
- 6.2 提高志愿服务开展的科学性52-54
- 6.2.1 完善志愿服务供需对接平台52-53
- 6.2.2 建立志愿服务项目评估体系53-54
- 6.3 推进志愿服务专业化54-56
- 6.3.1 完善志愿服务培训体系54
- 6.3.2 发展专业志愿服务队伍54-55
- 6.3.3 推广“社工+志愿者”的活动方式55-56
- 6.4 推进志愿服务激励回馈常态化56-57
- 6.4.1 完善精神激励制度56-57
- 6.4.2 完善回馈制度57
- 6.5 培育志愿服务理念57-58
- 结论58-59
- 参考文献59-62
- 附录1 惠州市志愿服务情况调查(志愿服务组织)62-64
- 附录2 惠州市志愿服务情况调查(志愿者)64-67
- 附录3 访谈提纲67-6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8-69
- 致谢69-70
- Ⅳ-2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令刚;;我国非政府组织“志愿失灵”的原因分析[J];传承;2009年02期
2 秦康;;论转型期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志愿失灵”[J];经营管理者;2011年09期
3 马X;;中国NGO的志愿失灵[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4 叶佳静;;我国非政府组织志愿失灵问题及对策分析[J];黑河学刊;2013年10期
5 王立果;;“第三部门缺失”与“志愿失灵”:浅析转型时期我国第三部门发展的双重困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10期
6 熊妮;;志愿失灵:非营利组织何以走出困境[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年02期
7 孙婷;;志愿失灵及其校正中的政府责任[J];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07期
8 顾敏燕;;汶川大地震中的“志愿失灵”[J];社会福利;2009年02期
9 晋入勤;;志愿失灵:现象、制度成因与法律对策[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崔凤;王龙;;由志愿失灵谈非营利组织准入制度建设[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中起;刘萌萌;;以社区为基础的公益性慈善模式探究[A];中国公共管理论丛2013年第1辑[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廖卫东 上饶师范学院经管学院 何笑;与食品安全有关的第三部门组织中存在“志愿失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 秦晖;慈善不足导致志愿失灵[N];中国社会报;2004年
3 哈尔滨市价格协会会长 蔺相才 哈尔滨市价格协会秘书长 陈宝宏;社会组织:依法独立是大势所趋[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婷;志愿失灵及其矫正中的政府责任[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滟绯;政府责任视角下社区志愿失灵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2 王翊同;萨拉蒙志愿失灵理论视角下的新疆K市志愿服务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郑煜桃;志愿失灵理论视角下的惠州市志愿服务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4 顾敏燕;上海志愿服务中的志愿失灵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王婷利;中国城市养老服务中的志愿失灵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6 邓雯妍;应急管理中志愿失灵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7 冷明;志愿失灵理论视角下的沈阳市志愿服务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8 薛薇;网络草根组织志愿失灵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9 薛舒萌;非营利事业传递失灵与可持续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10 黄鹤;灾后重建中的“志愿失灵”和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879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787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