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背景下的社会救助精准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13:32
本文关键词:精准扶贫背景下的社会救助精准化研究
【摘要】:贫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难题,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当前中国,贫困依然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贫困问题,我国提出了“精准扶贫”的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的贫困人口大幅下降,贫困问题得到了很好的缓解。在消除贫困的过程中,社会救助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在反贫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但是,当前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受到“精准扶贫”这一理念的启发,笔者认为为促进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促进社会救助达成理想的效果,需要借鉴其中的“精准”思想。由此,笔者进行社会救助精准化的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笔者了解了“精准扶贫”和“社会救助精准化”的含义,找到了“社会救助精准化”的理论基础,构建了“社会救助精准化”的分析框架。本文以南京市为例,对南京市社会救助制度的基本状况和南京市社会救助精准化状况进行了探究;同时,本文也对瑞典、德国和美国这三个发达国家的社会救助制度及其精准化状况进行了探究。最后,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促进我国社会救助精准化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精准扶贫 社会救助精准化 发展权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6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
- 1.2 相关文献综述10-13
- 1.2.1 精准扶贫10-11
- 1.2.2 精准11-12
- 1.2.3 社会救助精准化12-13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13-15
- 1.3.1 研究方法13
- 1.3.2 研究思路13-15
- 1.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15-16
- 1.4.1 创新点15
- 1.4.2 不足之处15-16
- 第二章 社会救助精准化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16-18
- 2.1 社会救助精准化的理论基础——精准社会治理理论16-17
- 2.2 社会救助精准化的分析框架17-18
- 第三章 南京市社会救助精准化状况探究18-29
- 3.1 南京市社会救助体系介绍18-22
- 3.1.1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9-20
- 3.1.2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20-21
- 3.1.3 专项救助制度21-22
- 3.1.4 其他救助制度22
- 3.2 南京市社会救助精准化状况22-29
- 3.2.1 对象识别方面:较为精准22-23
- 3.2.2 项目安排方面:有待完善23
- 3.2.3 主体参与方面:救助主体一化23-24
- 3.2.4 管理机制方面:较为规范24-26
- 3.2.5 法律保障方面;亟待完善26
- 3.2.6 救助水平方面:救助水平相对较高26-28
- 3.2.7 小结28-29
- 第四章 发达国家社会救助精准化状况探究29-38
- 4.1 瑞典、德国和美国的社会救助制度介绍29-33
- 4.1.1 瑞典的社会救助制度29-30
- 4.1.2 德国的社会救助制度30-31
- 4.1.3 美国的社会救助制度31-33
- 4.2 发达国家社会救助精准化状况33-36
- 4.2.1 对象识别方面:精准33
- 4.2.2 项目安排方面:完善33-34
- 4.2.3 主体参与方面:多元化34
- 4.2.4 管理机制方面:规范34-35
- 4.2.5 法律保障方面:完善35-36
- 4.2.6 救助水平方面:适宜36
- 4.2.7 小结36
- 4.3 发达国家社会救助精准化对完善我国社会救助精准化的启示36-38
- 第五章 推进我国社会救助精准化政策建议38-44
- 5.1 促进救助主体的多元化38-39
- 5.2 加快社会救助立法,完善社会救助法律体系39-40
- 5.3 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综合性社会救助制度40-41
- 5.4 明确各级政府职责,增加资金投入41-42
- 5.5 统筹社会救助管理部门,提高救助效率42
- 5.6 转变发展战略,调整改革模式42-44
- 第六章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44-47
- 6.1 社会救助服务44-45
- 6.2 发展权的实现45-47
- 参考文献47-50
- 致谢50-52
本文编号:8633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863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