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质量管理论文 >

“互联网+”环境下阅读推广服务质量管理模型构建及其有效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4-03-21 18:52
  开展阅读推广服务质量管理,能有效提升读者阅读满意度,增强阅读推广服务的价值,促进阅读推广服务的科学化、可持续化发展,已成为当前阅读推广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文章基于服务质量管理理论,结合"互联网+"信息环境,提出新型的阅读推广服务质量管理模型是由读者画像分析、群组细分、推广内容重组、交互情景设计、环境构建、质量评估、质量改进等七个环节构成的以读者为中心的闭合服务流程。为了论证质量管理模型是否切实可行,随机选取了80名大学生参与"曾国藩主题阅读"双组对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在阅读推广服务过程中运用质量管理模型,读者在阅读认知、阅读行为、阅读心理等三个维度均产生了正向显著变化,证实了质量管理模型的有效性,为"互联网+"环境下,科学开展阅读推广服务质量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图1阅读推广服务质量管理模型3.1读者画像分析

图1阅读推广服务质量管理模型3.1读者画像分析

+”环境下阅读推广服务质量管理模型传统的阅读推广模式是推广人员在制定推广方案后,邀请读者参与,按照方案的设计向读者统一推送阅读资源后,组织其参与阅读交流、分享、反思活动。整个过程是由推广人员主导,读者被动参与,忽视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差异性与特殊性,这必将抑制读者参与的主体性和积....


图3双组高阶认知对比4.3.2行为表现记录库尔特·莱文(K.Lewin)认为“行为”是个人在

图3双组高阶认知对比4.3.2行为表现记录库尔特·莱文(K.Lewin)认为“行为”是个人在

-.53743由表3可见,实验组得分均值大于对照组均值,表4中显示T检验中双侧P值小于0.05,表明双组样本的均值有显著性差异。这充分证明在“曾国藩”主题阅读中,实验组测试成绩优于对照组。研究随后通过对平台中发帖、回帖、分享日记等开展内容分析,将其中对阅读内容进行了分析、关联、反....


图5中实验组成员中不存在没有发生任何交互行为的观望者。且图中成员

图5中实验组成员中不存在没有发生任何交互行为的观望者。且图中成员

质量管理模型的服务干预下,也发生着潜在的变化。在群体行为中,人与人处于沟通互动的过程中,根据人们参与沟通互动的紧密程度,可大致将人群分为:不参与任何沟通交流的观望者;较少表达自己意见与立场的部分回应者;交互意愿强烈,能持续影响他人行为的领袖者。利用Ucinet软件分别对阅读过程中....


图6双组心理满意度对比

图6双组心理满意度对比

2019年第5期速度更快。这一方面有利于知识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实现读者个体深度阅读,另一方面,更有利于激荡出无穷的集体智慧,真正实现阅读共同体的深层次内涵。4.3.3心理情感测评阅读推广的过程还应注重读者在阅读中得到的精神满足,从而在情感的熏陶下从内心深处树立起阅读的正....



本文编号:39339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iliangguanli/39339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6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