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板块上市公司技术创新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
[Abstract]:At present, the low-carbon economy has become the trend and trend of the global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y will usher in a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he face of bright prospects and hug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absorbing new technologies and building low-carbon core competitiveness has become the top priority of Chinese enterprises.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basically reached a consens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y, that is, a key way to reduce emissions is to develop and use low-carbon technologies. Therefore, the key to realize low-carbon economy lies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e key for enterprises to seize th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of low-carbon economy and win development lies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order to make enterprises aware of the urgency of developing a low-carbon economy and to encourage enterprises to innovate in low-carbon technologies to achieve win-win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This paper selects the representative low-carbon enterprise, the listed company of low carbon economy,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n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the enterprise, hoping to find the motive force and basis for the enterprise to develop the low-carbon economy. Firstly,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index system for low-carbon enterprises, selects representative financi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dicators, and puts forward the research hypotheses from five aspects. Then,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indicators, two kinds of mathematical models, modified 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 model and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are established respectively. Finally, 44 listed companies listed in low-carbon economy a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panel data of every company from 2006 to 2010 are selected, and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index is regarded as dependent variable by SPSS17.0 and EXCEL2003, and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dex is regarded as independent variable, and the relevant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low carb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on financial performance. It is found that in the short term, R & D expenditure only has an impact on profitability and solvency. RD personnel investment has no effect on current financial performance, but it can promote financial performance in the future.
【学位授予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73.1;F275;F83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立风;谢永明;;“低碳”与“绿色”的辩证分析[J];低碳世界;2011年03期
2 本刊编辑部;;“低碳公关”谁鸣笛[J];公关世界;2010年05期
3 张新;;低碳供应链初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年08期
4 李静;;对森林碳汇外部性的思考[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5 李静;;论我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7期
6 唐娅娇;李晓燕;;低碳路径下推进长株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的思考[J];特区经济;2011年07期
7 王丽;邵莉莉;;煤炭企业低碳经营模式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0期
8 洪恩;;浅析低碳与博物馆结合可行性[J];经营管理者;2011年15期
9 孙喜平;马云坤;;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联性研究综述[J];财务与金融;2011年03期
10 傅鸿震;;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国勤;黄依南;;低碳经济及其国内外的新进展[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2 穆岩;耿炜;;如何发展低碳经济[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3 郑志洋;武桂桃;;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4 王红宇;陈璐;白文娟;张丽娜;刘冠飞;;低碳经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设想[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5 金宗哲;;低碳节水健康衣[A];雪莲杯第10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梁耀;;“低碳北碚,绿色北碚”建设方式浅谈[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三)[C];2010年
7 ;规划低碳新城启动区 推动低碳城区建设[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三)[C];2010年
8 瞿肖怡;张志军;李莉;;科技引领低碳生活 全力打造低碳社区[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三)[C];2010年
9 张怡萌;胡国成;;中国低碳发展之路探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10 陈旭峰;孙智群;;低碳何以可能及何以可行?[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可能途径与潜力[N];中国气象报;2005年
2 陈利浩;发展低碳经济 建设生态特区[N];珠海特区报;2008年
3 记者 程连红;积极推动“低碳经济”[N];深圳商报;2008年
4 记者 戴丽昕;上海探索低碳发展模式[N];上海科技报;2008年
5 马婧婧;低碳生活,很时尚很环保[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邱登科;低碳设计 激活可持续经济[N];民营经济报;2008年
7 黄胜利;低碳经济下的中国能源未来[N];市场报;2009年
8 记者 邱登科 实习生 邬鹏;广州两会最潮话题:“低碳经济”[N];民营经济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隋明梅 顾阳 雷汉发;保定:走在低碳路上的“中国电谷”[N];经济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王金堂 韩雁 刘澜 赵志敏 企业主管 聂铭新 教师 冯娜 公务员 李璐;新能源:托起低碳保定[N];保定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宏星;低碳社会的哲学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骆旭添;低碳农业发展理论与模式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3 赵晓娜;中国低碳社会构建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张剑波;低碳经济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5 袁小量;制造企业低碳竞争力演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6 刘华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7 薛睿;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倪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郝文升;低碳生态城市过程创新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邓舒仁;低碳经济发展研究:理论分析和政策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梅燕;苏州建设低碳城市的路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徐楚锟;政府引导下的低碳经济融资方式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李鹏;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政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王娣;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对策[D];吉林大学;2011年
5 安红霞;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谭筱川;英国低碳经济发展及其效果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永胜;低碳经济立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贾东华;青岛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9 王颖;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视角下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10 刘志琰;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204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320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