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0-10-24 11:29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重高,数额大,蕴含着潜在的金融风险,严重阻 碍了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运行。经过近几年的处置,我国已经取得 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压力仍然较大,采用新的创新方法处置不良资产问题日益 受到关注。资产证券化是近三十年来国际金融市场中重要的创新业务,并被应 用到不良资产的处置方面,国外这方面的理论已经逐渐成熟和完善,在实践中 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国已经开始尝试采用证券化的方式来解决国内银行业 不良资产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主要对不良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发展 的过程进行分析和小结,并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对不良资产证券化在国内的 创新提出几点看法,以更好的发挥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积极作用,有效的化解我 国金融风险。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对我国不良资产及处置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对我国国有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原因的简要分析,通过目前几种常用的不良资产处置方 法的利弊分析,结合我国面临的不良资产处置的巨大压力,引出我国进行不良 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及其优势。这是我国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选择的基础和出 发点。 第二部分:简要分析了当前不良资产证券化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的情况,演 化的趋势和特点。这给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演变起到了示范作用。其中, 韩国是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后起之秀,不良资产的形成与我国也有相似之处,韩 国通过证券化方式处置了大量不良资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是后起国家发挥 后发优势的典型代表,因此,这部分选取了韩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一个典型案 例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得出对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几点启示。 第三部分:这部分分析了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的过程,对三个案例进 行了比较细致的介绍,并试图总结归纳现阶段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的特点。 第一是不良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包括正常贷款的资产证券 化也将在商业银行中逐步开展;第二是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模式是循序 渐进的,这是由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外部环境决定的,同时,我国对于不良资产 证券化技术的理解和运用,也需要有个过程;第三,信托分层结构已经成为我
【学位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F832.51
【文章目录】:
导论
    问题的提出
    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
第一章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概述
    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及处置的基本情况
        (一)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
        (二) 我国国有商业不良资产形成的主要原因
        (三) 现行不良资产处置方法的利弊分析
    二、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
        (一)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利弊分析
        (二) 我国商业银行运用证券化的必要性
第二章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国际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不良资产证券化在各国的发展与演化趋势
        (一) 不良资产证券化在各国发展的基本情况
        (二) 演变的趋势及发展的特点
    二、国际上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案例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 案例分析
        (二) 国际上不良资产证券化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章 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一、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回顾
        (一) 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
        (二) 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主要案例
    二、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的特点
        (一)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运用成为必然趋势
        (二)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模式不断演变发展
        (三) 信托分层是目前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主要交易结构
    三、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收益与风险分析
        (一) 不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一般性收益分析
        (二) 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收益的案例分析
        (三) 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收现风险
第四章 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完善与创新
    一、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环境分析
        (一) 法律制度不健全
        (二) 证券市场发展滞后
        (三) 缺乏税收等优惠条件
    二、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创新的思路
        (一) 资产池组建的原则
        (二) 发展和完善信托方式
        (三) 完善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
        (四) 完善证券化过程中不良资产处置的治理结构
    三、政策建议
        (一) 完善法律制度
        (二) 积极发展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
        (三)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附录
    一、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
    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关系人及流程图
    三、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原则
参考文献
后记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卫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分析[D];河北大学;2010年

2 孟宪政;青岛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梅光辉;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刘继模;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许雯;基于多层次灰色评价法的港口建设项目贷款风险评估[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6 王刚;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544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8544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1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