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对IPO定价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08 07:26
  经过大量的学者研究发现,IPO公开发售价格普遍偏低,这种抑价现象充分反映在美国以及其他市场。在中国也存在IPO定价过低的问题。但本文的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简单地为这种现象件添加另一个证据,而是研究规章制度对新股定价效率的影响。作为经济改革的重大举措,中国1990年和1991年分别在上海和深圳成立了交易所。中共当局对股市发展初期起着主导的作用。这些管制扭曲了市场机制,有可能导致巨大的新股发行抑价。1993年4月《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颁布,标志着审批制的正式实行。这种制度下,从上市企业的选择到发行上市的整个过程都由政府主导,市场的自主调节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中介机构作用范围有限,无法保证上市公司质量。1999年6月~2001年3月是从审批制到核准制的过渡阶段。2001年4月通道制推出,标志着核准制正式实行。这种制度给予市场一定的灵活性,并且要求企业对自己的公开信息负责,从而可以使IPO市场更好的运行。IPO定价效率研究主要是检验上市公司新股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的发行定价是否合理。衡量这种“合理”性,通常的方法有两个:一是考察新股发行价与上... 

【文章来源】: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对IPO定价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样本期间股票数量及筹资总额分布

折线图,抑价,审批制,折线图


4不同制度下IPO定价效率的实证分析坷!}论文对新股发行的抑价率进行统计,得到核准制与审批制下每支股票的IPO抑价率,如图4.3和图4.4所示,图中横坐标的数字代表按上市时间排列的每只股票。同时由表4.2可以看出,由审批制到核准制下的抑价水平从1.366下降到1.179,发行价和首日收盘价的相关性都有所增强。因此可以说明在发行制度进行改革之后,抑价率的整体水平有所降低,而发行价格与股票上市首日收盘价的相关性增强,说明改革后的IPO定价更加趋于合理的水平。然而,股改前后的抑价率从0.970升为 1.3%,从图4.4也可以看出05年之后的IPO抑价率波动较大。本人认为一方面跟05年6月开始

折线图,抑价,核准制,折线图


一方面由于股权分置改革,投资者对市场的预期变好,因此,在05年之的IPO抑价率略有提高。—审批制下抑价率3977115153191229267305343381419457495533571609647图4.3审批制下IPO抑价率折线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A股市场IPO定价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 刘春玲.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3)
[2]股票IPO抑价问题研究综述[J]. 赵林海.  生产力研究. 2009(05)
[3]中国证券市场IPO定价模型及其实证研究[J]. 冯涛,王永明.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9(01)
[4]我国IPO定价制度改革效果的实证分析[J]. 董秀良,薛丰慧.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5]IPO定价中的抑价现象:理论与实证[J]. 王伟峰,周少聪.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8(03)
[6]我国股票发行审批制与核准制下IPO定价效率的比较研究[J]. 周孝华,赵炜科,刘星.  管理世界. 2006(11)
[7]我国IPO长期市场表现的实证研究——基于超常收益率不同测度方法的比较分析[J]. 杨丹,林茂.  会计研究. 2006(11)
[8]IPO定价机制与中国的现实选择[J]. 杨记军.  经济问题. 2006(05)
[9]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效率的实证分析[J]. 俞颖,佟德庆.  生产力研究. 2005(04)
[10]我国新股发行定价的信息效率实证研究[J]. 段进东,陈海明.  金融研究. 2004(02)

硕士论文
[1]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中国IPO抑价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D]. 刘建疆.电子科技大学 2008
[2]基于市场条件的中国A股市场IPO定价效率研究[D]. 刘威.天津大学 2008
[3]发行制度和发行方式与我国IPO定价效率[D]. 赵炜科.重庆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047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9047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8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