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6 09:33
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中国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基金是通过基金管理公司或者其他发起人向投资者发行受益凭证,将大众手中的零散资金集中起来,委托具有专业知识和投资经验的专家进行管理和运作,并由信誉良好的金融机构充当所募集资金保管人的专业化投资方式。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截至2006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322只基金,其中53只封闭式基金(基金兴业已从封闭式基金转为开放式基金),269只开放式基金,基金总份额达到6230个亿,基金净值总额达到8500多个亿,基金管理公司由1998年最初成立的5家扩充到53家,特别是2006年股权分置政策的任务完成后,中国投资者对证券投资基金的追捧超过了市场所设定的想象效果。如同新生事物所必须遵循的发展规律一样,任何创新产品都具有两面性,证券投资基金也不例外。一方面,它先进的投资理念、投资组合工具和高级金融人才让众多并不精通理财的投资者享受了专业化分工的好处,随着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的产生,众多投资者得到了比自身理财更高的投资回报率、更低的风险阈值、更小的机会成本和更短的时间选择,他们只需要选择几家业绩和工作态度良好的基金管理公司就可以完成自身理财...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中国基金发展的基本情况
1.1.2 中国基金管理公司的基本情况
1.1.3 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主要框架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基金治理的文献综述
2.1 独立董事制度与基金治理关系的研究
2.2 国外基金治理模式和方法的理论比较研究
2.3 基金费用提取与基金治理关系的研究
2.4 对中国基金治理现状的分析研究
2.5 基金经理特征和基金治理关系的研究
第三章 证券投资基金基本若干问题、基本理论及发展历程
3.1 证券投资基金若干基本问题
3.1.1 证券投资基金概述
3.1.2 证券投资基金治理概述
3.2 证券投资基金治理基本理论
3.2.1 委托代理理论及其博弈分析
3.2.2 两权分离理论和内部人控制问题
3.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3.3 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回顾
3.3.1 证券投资基金的国际发展历程回顾
3.3.2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历程回顾
3.3.3 中美证券投资基金治理发展比较和借鉴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证券投资基金股权结构与治理效应——实证1
4.1 基金股权结构的内涵和实质
4.2 基金股权结构的度量
4.3 基金股权结构与基金绩效的关系
4.4 证券投资基金持有人结构特征
4.4.1 机构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特征
4.4.2 发起人持有基金份额特征
4.4.3 基金管理公司及其股东持有基金份额特征
4.5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股权结构特征
4.5.1 中国基金管理公司基本情况描述
4.5.2 证券公司占基金管理公司股份比例特征
4.5.3 基金管理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制衡度特征
4.6 基金股权结构与基金绩效的实证分析
4.6.1 研究假设
4.6.2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4.6.3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4.6.4 模型设计和实证结果
4.6.5 政策建议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金管理公司董事会特征与治理效应——实证二
5.1 文献回顾
5.2 中国基金董事会特征的内涵及其实质
5.3 董事会特征的度量
5.4 基金管理公司董事会结构的特征描述
5.4.1 基金管理公司董事会规模特征
5.4.2 基金管理公司独立董事基本特征
5.4.3 基金管理公司独立董事学历特征
5.4.4 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在董事会的地位特征
5.5 基金管理公司董事会治理作用的实证分析
5.5.1 研究假设
5.5.2 研究方法
5.5.3 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5.5.4 描述性统计
5.5.5 模型及其估计
5.5.6 实证结果
5.5.7 政策建议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金的显性激励机制与治理效应——实证三
6.1 影响资本增值能力的因素分析
6.1.1 基金经理的专业投资综合能力
6.1.2 基金管理人的工作努力程度
6.2 证券投资基金显性激励和隐性激励
6.2.1 显性激励
6.2.2 隐性激励
6.3 文献回顾
6.4 证券投资基金显性激励机制的内涵和实质
6.4.1 基金持有人的收益
6.4.2 基金管理人收益
6.5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费特征
6.5.1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费用总体特征
6.5.2 基金管理费用率情况
6.5.3 基金管理费提取与基金业绩情况
6.5.4 基金管理公司提取的管理费情况
6.6 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费用激励效果的实证分析
6.6.1 研究假设
6.6.2 研究方法
6.6.3 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6.6.4 描述性统计
6.6.5 模型及其估计
6.6.6 实证结果
6.6.7 政策建议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证券投资基金操作风险与托管行对基金治理的影响
7.1 证券投资基金操作风险与基金治理
7.1.1 证券投资基金操作风险概述
7.1.2 基金操作风险对基金治理的影响
7.1.3 从治理角度对控制基金操作风险的建议
7.2 证券投资基金托管银行与基金治理
7.2.1 中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分析
7.2.2 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现状分析
7.2.3 证券投资基金托管银行监管失效的原因分析
7.2.4 对策和建议
第八章 结论
8.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8.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我国基金市场的发展与完善[J]. 刘洋. 北方经济. 2006(16)
[2]转型经济中的证券投资基金绩效研究[J]. 胡倩.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3]证券投资基金激励约束机制绩效的实证研究[J]. 吴航. 统计与决策. 2006(09)
[4]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估的实证研究[J]. 黄翠霞,张小仁.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6(01)
[5]证券投资基金管理费用的实证分析[J]. 陈三梅. 商业研究. 2006(06)
[6]不同投资风格类型的证券投资基金绩效比较[J]. 温湛滨,朱小强. 北方经济. 2006(03)
[7]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评价[J]. 王金昌.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01)
[8]证券投资基金费用对基金绩效的影响研究[J]. 曾德明,周再望,刘颖. 科技管理研究. 2005(10)
[9]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结构特征与绩效关系的经验研究[J]. 何杰. 管理评论. 2005(08)
[10]董事会结构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费率关系的实证研究[J]. 林树,汤震宇. 上海管理科学. 2005(04)
博士论文
[1]上市公司CEO薪酬激励研究[D]. 李平.湖南大学 2005
[2]公司控制权与公司绩效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分析[D]. 蒲自立.四川大学 2004
[3]公司型证券投资基金法人治理结构研究[D]. 陈四汝.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
硕士论文
[1]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显性激励机制研究[D]. 刘颖.湖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21207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中国基金发展的基本情况
1.1.2 中国基金管理公司的基本情况
1.1.3 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主要框架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基金治理的文献综述
2.1 独立董事制度与基金治理关系的研究
2.2 国外基金治理模式和方法的理论比较研究
2.3 基金费用提取与基金治理关系的研究
2.4 对中国基金治理现状的分析研究
2.5 基金经理特征和基金治理关系的研究
第三章 证券投资基金基本若干问题、基本理论及发展历程
3.1 证券投资基金若干基本问题
3.1.1 证券投资基金概述
3.1.2 证券投资基金治理概述
3.2 证券投资基金治理基本理论
3.2.1 委托代理理论及其博弈分析
3.2.2 两权分离理论和内部人控制问题
3.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3.3 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回顾
3.3.1 证券投资基金的国际发展历程回顾
3.3.2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历程回顾
3.3.3 中美证券投资基金治理发展比较和借鉴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证券投资基金股权结构与治理效应——实证1
4.1 基金股权结构的内涵和实质
4.2 基金股权结构的度量
4.3 基金股权结构与基金绩效的关系
4.4 证券投资基金持有人结构特征
4.4.1 机构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特征
4.4.2 发起人持有基金份额特征
4.4.3 基金管理公司及其股东持有基金份额特征
4.5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股权结构特征
4.5.1 中国基金管理公司基本情况描述
4.5.2 证券公司占基金管理公司股份比例特征
4.5.3 基金管理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制衡度特征
4.6 基金股权结构与基金绩效的实证分析
4.6.1 研究假设
4.6.2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4.6.3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4.6.4 模型设计和实证结果
4.6.5 政策建议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金管理公司董事会特征与治理效应——实证二
5.1 文献回顾
5.2 中国基金董事会特征的内涵及其实质
5.3 董事会特征的度量
5.4 基金管理公司董事会结构的特征描述
5.4.1 基金管理公司董事会规模特征
5.4.2 基金管理公司独立董事基本特征
5.4.3 基金管理公司独立董事学历特征
5.4.4 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在董事会的地位特征
5.5 基金管理公司董事会治理作用的实证分析
5.5.1 研究假设
5.5.2 研究方法
5.5.3 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5.5.4 描述性统计
5.5.5 模型及其估计
5.5.6 实证结果
5.5.7 政策建议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金的显性激励机制与治理效应——实证三
6.1 影响资本增值能力的因素分析
6.1.1 基金经理的专业投资综合能力
6.1.2 基金管理人的工作努力程度
6.2 证券投资基金显性激励和隐性激励
6.2.1 显性激励
6.2.2 隐性激励
6.3 文献回顾
6.4 证券投资基金显性激励机制的内涵和实质
6.4.1 基金持有人的收益
6.4.2 基金管理人收益
6.5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费特征
6.5.1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费用总体特征
6.5.2 基金管理费用率情况
6.5.3 基金管理费提取与基金业绩情况
6.5.4 基金管理公司提取的管理费情况
6.6 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费用激励效果的实证分析
6.6.1 研究假设
6.6.2 研究方法
6.6.3 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6.6.4 描述性统计
6.6.5 模型及其估计
6.6.6 实证结果
6.6.7 政策建议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证券投资基金操作风险与托管行对基金治理的影响
7.1 证券投资基金操作风险与基金治理
7.1.1 证券投资基金操作风险概述
7.1.2 基金操作风险对基金治理的影响
7.1.3 从治理角度对控制基金操作风险的建议
7.2 证券投资基金托管银行与基金治理
7.2.1 中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分析
7.2.2 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现状分析
7.2.3 证券投资基金托管银行监管失效的原因分析
7.2.4 对策和建议
第八章 结论
8.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8.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我国基金市场的发展与完善[J]. 刘洋. 北方经济. 2006(16)
[2]转型经济中的证券投资基金绩效研究[J]. 胡倩.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3]证券投资基金激励约束机制绩效的实证研究[J]. 吴航. 统计与决策. 2006(09)
[4]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估的实证研究[J]. 黄翠霞,张小仁.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06(01)
[5]证券投资基金管理费用的实证分析[J]. 陈三梅. 商业研究. 2006(06)
[6]不同投资风格类型的证券投资基金绩效比较[J]. 温湛滨,朱小强. 北方经济. 2006(03)
[7]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评价[J]. 王金昌.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01)
[8]证券投资基金费用对基金绩效的影响研究[J]. 曾德明,周再望,刘颖. 科技管理研究. 2005(10)
[9]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结构特征与绩效关系的经验研究[J]. 何杰. 管理评论. 2005(08)
[10]董事会结构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费率关系的实证研究[J]. 林树,汤震宇. 上海管理科学. 2005(04)
博士论文
[1]上市公司CEO薪酬激励研究[D]. 李平.湖南大学 2005
[2]公司控制权与公司绩效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分析[D]. 蒲自立.四川大学 2004
[3]公司型证券投资基金法人治理结构研究[D]. 陈四汝.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
硕士论文
[1]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显性激励机制研究[D]. 刘颖.湖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21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12120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