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资产证券化的资产转移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3 14:42
  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最快的金融创新之一,对世界的资本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交易结构、债权法理、交易确认、交易价值、交易风险等五个方面,对资产证券化的资产转移机制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的研究,阐述资产转移机理,并剖析中国实务和案例,提出自己的政策建议。对资产证券化的资产转移的交易结构,从交易次数、SPV架构和发展趋势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对每一种交易结构都剖析了其结构特征、影响因素和优缺点。重点分析了包含衍生产品的合成化结构。资产证券化的资产转移,其法律本质是一种债权让与行为,对资产转移的债权让与的法理进行分析,并对各国的具体法律规定进行比较分析。对资产转移中的一般债权和特殊债权的可让与性、债权让与的通知、债权让与的效力与对抗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作为一种特殊的债权让与方式,探讨了信托资产的转移问题,重点讨论了信托受益权转移、信托财产转移与公示以及不当转移对信托效力的影响。资产转移的产权交易确认的核心是真实销售的确认,包括法律确认和会计确认。资产转移确认的核心理念呈现出从实质主义向形式主义、从不确定性向确定性、从不成文法向成文法三个发展趋势。法律确认主要由破产法院法官依照自...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0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资产证券化的资产转移机制研究


“建元2005一1”的交易结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允价值准则新动态:美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解析[J]. 牛艳,梁怡,王思佳.  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7(07)
[2]公允价值新论[J]. 焦授青,杨成文.  财会月刊. 2007(14)
[3]现值和公允价值会计:21世纪财务变革的重要前提[J]. 谢诗芬,戴子礼.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5(05)
[4]公允价值的本质及其理论缺陷浅探[J]. 陈敏.  财会月刊. 2005(22)
[5]关于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思考[J]. 王戎,王红光.  生产力研究. 2004(07)
[6]公允价值会计对欧洲银行业的影响:金融稳定性视角[J]. 朱海林,王展翔,柳元首,董雨红,冯敏红.  会计研究. 2004(06)
[7]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用制度的博弈分析[J]. 傅强,张宜松.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5)
[8]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博弈分析[J]. 袁桂秋.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4(05)
[9]不对称信息条件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博弈分析[J]. 王建明.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4(02)
[10]资产证券化中的债权让与法律问题[J]. 许多奇.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1)

博士论文
[1]资产证券化投资利益保护机制研究[D]. 胡鹏翔.中国政法大学 2005
[2]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防范研究[D]. 梁志峰.中南大学 2004
[3]资产证券化研究[D]. 张峰.中共中央党校 2003



本文编号:33406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3406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f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