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约束、盈余管理与投融资期限错配
发布时间:2022-02-22 01:06
文章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作为切入点,选用在沪深两市上市的1 232家企业2007—2017年的财务数据,实证研究了企业融资约束、盈余管理与投融资期限错配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企业的融资约束是造成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重要原因。在不考虑融资约束的情况下,盈余管理将加剧企业的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但其影响能力仅在当期有效。特别的,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能够调节企业融资约束对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且企业正向盈余管理的调节作用更为显著。通过对企业滞后期盈余管理所产生影响的研究可知,无论企业是否面临融资约束,若要降低投融资期限错配的程度,盈余管理不会成为一种长效的解决机制。
【文章来源】:会计之友. 2019,(1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一) 融资约束与投融资期限错配
(二) 盈余管理与投融资期限错配
(三) 融资约束、盈余管理与投融资期限错配
三、研究设计
(一) 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度量
(二) 融资约束的度量
(三) 盈余管理的度量
(四) 基本模型构建
(五) 数据筛选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 Pearson相关性检验
(三) 实证回归结果
五、进一步分析
(一) 有关盈余管理方向差异性的讨论
(二) 滞后期盈余管理的影响
六、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产融结合与我国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基于上市公司经验数据的实证研究[J]. 马红,侯贵生,王元月. 南开管理评论. 2018(03)
[2]盈余管理能否帮助公司摆脱融资约束困境[J]. 李胜楠,蒋敏,都琳.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6(08)
[3]投融资期限错配及其制度解释——来自中美两国金融市场的比较[J]. 白云霞,邱穆青,李伟. 中国工业经济. 2016(07)
[4]盈余管理、审计意见与融资约束——来自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 李歆,郭星雨. 财会月刊. 2016 (03)
[5]盈余管理方式与信贷资源配置[J]. 马永强,赖黎,曾建光. 会计研究. 2014(12)
[6]融资约束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传播与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数据[J]. 雷鹏飞.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7]内部控制对公允价值与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J]. 刘行健,刘昭. 审计研究. 2014(02)
[8]融资需求、融资约束与盈余管理[J]. 卢太平,张东旭. 会计研究. 2014(01)
[9]商业信用:替代性融资,还是买方市场?[J]. 陆正飞,杨德明. 管理世界. 2011(04)
[10]上市公司投融资期限错配及其风险研究[J]. 陈旭. 财会通讯. 2009(21)
本文编号:3638378
【文章来源】:会计之友. 2019,(1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一) 融资约束与投融资期限错配
(二) 盈余管理与投融资期限错配
(三) 融资约束、盈余管理与投融资期限错配
三、研究设计
(一) 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度量
(二) 融资约束的度量
(三) 盈余管理的度量
(四) 基本模型构建
(五) 数据筛选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 Pearson相关性检验
(三) 实证回归结果
五、进一步分析
(一) 有关盈余管理方向差异性的讨论
(二) 滞后期盈余管理的影响
六、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产融结合与我国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基于上市公司经验数据的实证研究[J]. 马红,侯贵生,王元月. 南开管理评论. 2018(03)
[2]盈余管理能否帮助公司摆脱融资约束困境[J]. 李胜楠,蒋敏,都琳.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6(08)
[3]投融资期限错配及其制度解释——来自中美两国金融市场的比较[J]. 白云霞,邱穆青,李伟. 中国工业经济. 2016(07)
[4]盈余管理、审计意见与融资约束——来自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 李歆,郭星雨. 财会月刊. 2016 (03)
[5]盈余管理方式与信贷资源配置[J]. 马永强,赖黎,曾建光. 会计研究. 2014(12)
[6]融资约束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传播与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的数据[J]. 雷鹏飞.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7]内部控制对公允价值与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J]. 刘行健,刘昭. 审计研究. 2014(02)
[8]融资需求、融资约束与盈余管理[J]. 卢太平,张东旭. 会计研究. 2014(01)
[9]商业信用:替代性融资,还是买方市场?[J]. 陆正飞,杨德明. 管理世界. 2011(04)
[10]上市公司投融资期限错配及其风险研究[J]. 陈旭. 财会通讯. 2009(21)
本文编号:36383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3638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