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频网文阅读与读者的女性主体建构
本文关键词:女频网文阅读与读者的女性主体建构
【摘要】:女频网文作者、读者基于共同幻想世界框架,在经验层面塑造性别主体意识,并带入对现实问题的反应。一方面,作者在幻想和现实世界的边界之上将性别关注和焦虑投射入幻想世界的建构,为读者的参与提供框架;另一方面读者沉浸在小说的"有限意义域"中,先后扮演导演、演员和审查官的角色,通过行动积极参与性别主体的建构和实践经验的拓展,并将其纳入生平情境、整合入经验图式。同时,两者通过线上交流和线下问题的介入,进一步在主体间性中扩大了网络女性主义的影响,最终使其辐射向整个社会。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女频网文 女性主义 幻想 经验 现象学
【分类号】:I206.7
【正文快照】: 网络文学的兴起为国内文学的性别格局带来了改变。经历了迅速市场化的网络文学,没有多少追求普遍性的壮阔野心,反而有细分市场以求长足发展的盈利需求。在传统的经典文学和通俗文学中已经存在的性别区分实际上只是细分的开始,在世纪之交“红袖添香”、“起点中文网”、“晋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绍先;“贵族化”的中国“女性主义”[J];天涯;2005年01期
2 禹建湘;女性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杨华彬;女性主义的东方视角——以万方《你是苹果我是梨》为例[J];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4 任一鸣;女性主义学术研究的价值[J];昌吉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阮素丹;;新时期女性文学:多层女性主义的实践[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王丽亚;;新中国60年女性主义研究之考察与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08期
7 毛利;;女性主义打包[J];新一代;2013年04期
8 罗林;不同的女性主义[J];天涯;1999年05期
9 杨彬;新时期女性主义小说的困惑与出路[J];当代文坛;2005年05期
10 曹亚峰;东西方女性主义两种倾向的不同选择[J];河池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秦坤;;从女性主义视域看郭沫若历史剧中的性别观[A];“走向世界的郭沫若与郭沫若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武洲;女性主义的“中国化”学理总结[N];文艺报;2011年
2 朱彦芳;女性主义的超越式写作[N];中国艺术报;2014年
3 李建军;禹建湘的《徘徊的边缘的女性主义叙事》[N];文艺报;2006年
4 魏天无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应确立“中国立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荣维毅;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一枝花[N];中国妇女报;2005年
6 雷达;传统女性主义的无意识回归[N];文艺报;2008年
7 陈香 舒晋瑜;读书在3月8日[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吉羽 杨匡汉;女性创作要掌握自己命运[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9 王淑芳;“女性主义”的解构和撼动[N];山西日报;2005年
10 杨义邋冷川;从女性自觉意识到学术圆通之境[N];光明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姜子华;女性主义与现代文学的性别主体性叙事[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秦俊红;对中篇小说《饥饿》中女性主义特征的及物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万莲姣;全球化视域里的中国性别诗学研究(1985-2005大陆)[D];暨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仇志莲;论《红楼梦》的女性主义色彩[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2 莫丽丽;新时期女性主义写作的困境与突破[D];延边大学;2009年
3 刘静;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启示[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4 吴芳;男性视角下的女性主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昊翔;三个“女性文本”和一种话语诉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叶艳;对女性主义的怀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周晓;论女性主义叙事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发展[D];扬州大学;2013年
8 余迪;中国知名女性博客的女性主义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9 黄剑;从女权到女性——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与变[D];苏州大学;2004年
10 包妍;新时期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演变[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608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060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