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文人的文化心态与文学书写
发布时间:2017-10-19 15:49
本文关键词:晚清文人的文化心态与文学书写
【摘要】:晚清是中国社会由传统走向现代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文学突破传统走向现代的重大转折期。政治社会的巨变和西方文化的渗入,使中国长期以来坚持“儒学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文化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文学也终于在“经世致用”的文化氛围、语言的变革以及思想启蒙的要求下发生了新变,而作为文学变革主体的文人则在成长为新型知识分子的过程中面临着生存状态和文化心态的改变。从纵向来看,晚清文人的文化心态历经了从西方文化强势介入之初的焦灼与激愤,到中西文化碰撞中的恋旧与抵御,再到中西文化交融中的直面与创造的三个发展阶段。而横向上,社会的巨变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使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文人由于人生态度与选择上的差异导致了其在文化心态上表现的侧重有所不同。而这些文人文化心态上的变化无不反映在其文学创作活动中,从林纾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梁启超挣脱自身的藩篱到王国维对文学的绝对尊重,晚清文人在踟蹰中前行造就了晚清文学的新面貌:一条沿着反映社会历史现实的道路发展,而另一条则沿着“纯文学”的道路前进。晚清文学的变革最终是在中西方文化的冲击与碰撞之中完成的,而在此之间文人与知识分子心态的变化对于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媒介与催化作用,他们在取消分歧,接纳和吸收西方思想文化的同时最终促成了晚清文学的变革。因此,对于晚清文人文化心态的研究有着重大的现实价值,有利于我们从文化学的角度认知和理解晚清文学,也能够从晚清的文学书写中感受和体会当时文人被时代赋予的矛盾的文化心态。
【关键词】:晚清文学 晚清文人 文化心态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6.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3
- 一、选题背景8
- 二、学术史综述8-12
- 三、研究方法12-13
- 第一章 纠结中转变——晚清社会转型与文人身份的转变13-27
- 第一节 数千年未有之变局13-17
- 一、从“闭关锁国”到“开眼看世界”13-14
- 二、传统文化的内在危机14-17
- 第二节 应时而变的文学书写17-22
- 一、“经世致用”文学观念的确立17-20
- 二、域外文化的渗入与晚清文学形态20-22
- 第三节 文人身份的转变22-27
- 一、“科举制”废除后的生存抉择22-25
- 二、转型时期文人的精神面相和情感体验25-27
- 第二章 踟蹰中前进——文学观念的变化与晚清文人的书写实践27-40
- 第一节 林纾的翻译活动27-32
- 一、爱国保种是根基28-29
- 二、翻译实践29-32
- 第二节 梁启超及其文学改良32-35
- 一、跳脱精神的藩篱32-34
- 二、“新文体”写作34-35
- 第三节 王国维及其文学发展进化观35-40
- 一、尊重文学的审美价值和独立性36-37
- 二、文学批评活动37-40
- 第三章 曲折中蜕变——文人文化心态与晚清文学转型40-49
- 第一节 晚清文人的文化心态40-43
- 一、晚清中西思想文化碰撞40-41
- 二、晚清文学在文化冲突与融合下的蜕变41-43
- 第二节 特定文化心态规约下的文学书写实践43-46
- 一、激进的先驱——以文学关注社会现实43-45
- 二、保守的“遗老”——“为文学而文学”45-46
- 第三节 晚清文人文化心态对后世文学的影响46-49
- 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3
- 致谢53-54
- 个人简历54
本文编号:10619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061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