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凝小说女性叙事研究
本文关键词:铁凝小说女性叙事研究
【摘要】:铁凝是中国当代文坛较为活跃的女性作家。她有着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她的作品多次获得各种文学大奖。铁凝作为女性作家阵营中的一名大将,以其女性性别角度考察其写作还存在一定讨论空间。本文将综合运用经典叙事学理论,结合女性文学相关知识,采用文本细读和整体勾勒等方式,探讨铁凝小说在女性叙事方面的特点以及从这些特点中窥见其自身的价值意义。我们看到,铁凝在叙事策略上总是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创新和突破,不管是锁定女性视角的叙事艺术,还是开拓与运用性别置换,以及叙述时空的创新和叙述模式的运用,铁凝都在用事实诉说着她独特的艺术魅力。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除引言和结语外,文章主体分为三个部分,具体分析铁凝小说女性叙事的特征,重在解释铁凝对女性叙事的多元探索。这部分将以视角、时空、模式三个方面进行阐释。对于视角方面而言,铁凝利用女性视角不断审视女性在男权社会的种种处境,在限知视角和全知视角的叙事缺陷下采用了内心独白和对话的方式,呈现人物内心和对自我的反思。再者,铁凝开创性的运用性别置换,迂回地实现了对男性权威的讽刺。从时空方面来说,时空的运用在完成审美和叙事目标的同时也体现了文章思想情感的表达。她以一种循环的时间观念书写女性生命,呈现出女性周而复始、不断重复、不易挣脱的悲剧命运。铁凝赋予叙事空间深刻的内涵,透过文本让我们看到其叙事空间的意味。关于模式的问题,铁凝小说中常常采用了较为常见的叙事模式,笔者认为这些模式的呈现是对女性生存及女性生命的一种警醒。此外,这些模式的呈现也体现出铁凝女性叙事传统温和的特点。结语部分,主要总结铁凝女性叙事的特点,铁凝小说的女性叙事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时代印记,在方法论和文化传统方面也体现出了深远意义。
【关键词】:铁凝 女性叙事 视角 时空 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10
- 引言10-17
- (一)问题的提出与意义10-11
- (二)铁凝小说研究现状11-13
- (三)必要的界定与说明13-17
- 一 视角的言说17-27
- (一)女性视角下的叙事艺术18-22
- 1.限知视角和全知视角18
- 2.自省式的内心独白18-19
- 3.对话中的心理呈现19-22
- (二)铁凝小说中的性别置换22-27
- 1.关注女性生存的主题22-23
- 2.性别置换的叙述张力23-25
- 3.诗意、细腻的笔触25-27
- 二 时空的意味27-35
- (一)循环论时间观念的文本显现27-32
- 1.新事与旧事的循环28-29
- 2.生命的轮回与循环29-30
- 3.前行与回溯的循环30-32
- (二)女性生存空间的文化意蕴32-35
- 1.乡村生活空间的欲望叙事32-33
- 2.城市生活空间的反思33-35
- 三 模式的呈现35-43
- (一)好女人有好报,,坏女人遭恶报35-38
- (二)“情人制”的不可能38-39
- (三)“痴心女子负心汉”39-41
- (四)“女强男弱”模式的逐渐消隐41-43
- 结语43-45
- 参考文献45-48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48-49
- 致谢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秋棉,周海丽;挣扎的韧性与反抗的无奈——对铁凝小说中人物生存困境的解读[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褚洪敏;;温暖孤独旅程——铁凝小说中的流浪意识[J];理论与创作;2006年05期
3 景莹;;拯救孤独,挽住温暖——试谈铁凝小说的一个写作视角[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年12期
4 孔岚岚;;心灵的回归——论铁凝小说的女性救赎意识[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6期
5 赵文花;;铁凝小说的幽默谐谑[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6 孙亚明;;论铁凝小说对人物的心理透视方式[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景莹;黄吉;;成长的烦恼——试论铁凝小说中青少年成长的困境[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徐鹏燕;;简论铁凝小说中的宽容主题[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王丽君;;铁凝小说研究综述[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10 姜哲;;铁凝小说女性意识的逐步深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玲;;铁凝小说言语修辞[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2 周雪;;我们的精神家园——铁凝小说《笨花》的寻找与回归[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梅;论铁凝小说的人性叩问[D];扬州大学;2003年
2 胡星红;论铁凝小说的叙事艺术[D];扬州大学;2015年
3 奚慧敏;铁凝小说中的“权力文化”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4 蒋艳;政治·女性—铁凝小说创作的双重透视[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王菊;论铁凝小说的母性书写[D];陕西理工学院;2016年
6 彭晓娅;铁凝小说女性叙事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7 李璀;铁凝小说的心理透视[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红梅;论铁凝小说中的悲剧性[D];河北大学;2008年
9 李士君;论铁凝小说的叙事策略[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曹静;铁凝小说中女性人物生存景况的多维度探微[D];兰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804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080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