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论莫言新历史小说的民间叙事

发布时间:2017-10-25 10:29

  本文关键词:论莫言新历史小说的民间叙事


  更多相关文章: 莫言 新历史小说 民间叙事 叙事立场 叙事话语


【摘要】:莫言有难以化解的民间情结,他的新历史小说呈现出鲜明的民间化叙事特征。在叙事立场上表现出"作为老百姓的写作"的民间立场;在叙事内容上表现为书写"野史"化的民间历史;在叙事话语上则用质朴的民间话语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独特的民间叙事策略不仅成就了莫言别具一格的个人叙事风格,也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除西方话语之外的另一种重要资源。
【作者单位】: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
【关键词】莫言 新历史小说 民间叙事 叙事立场 叙事话语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欧美先锋文学与中国当代先锋小说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BZW062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新时期中国改革与文学叙述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K2014ZD040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2012年莫言以“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的鲜明创作个性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获奖一时震动也振奋了整个华语文坛。其实,莫言在1980年代就是寻根文学、新历史小说、先锋小说等文学创作潮流中涌现出来的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温儒敏;叶诚生;;“写在历史边上”的故事——莫言小说的现代质[J];东岳论丛;2012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文;在“传统”中寻找“现代”——浅谈汪曾祺“聊斋新义”系列小说对《聊斋志异》原著的改写[J];蒲松龄研究;2004年02期

2 黄书泉;“我”与“我们”——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两类书写[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 黄书泉;;新时期文学:怎一个“颓废”了得——与《20世纪末中国文学颓废主义思潮》作者商榷[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4 田华;;胡风关于作家与生活“对话”的理论意涵[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李燕;;论九十年代文学的边缘化与多元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6 王慧;;走近那座料峭的孤岛——阅读北岛的<触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7 卢秀萍;;空中楼阁般的先锋文学思潮——先锋文学特征及衰落原因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8 孙乐;;小说《登记》所显示的作家赵树理的精神局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9 崔向华;;浅论新时期文学思潮流变的文学生态轨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10 张旭东;;十七年农村题材短篇小说的变奏——谈房树名的四篇小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静;;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的风格学[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2 刘广远;;狂欢化:莫言小说的话语方式——试论《四十一炮》[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郝明工;;世纪文学的中国命名——关于“从新时期文学到新世纪文学”的若干思考[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霍俊明;;“还有什么色彩留在这片荒原?”——1957年的穆旦或一个时代的灵魂史[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5 易彬;;“秘密”的写作——穆旦形象考察(1958~1977)的一条线索[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6 霍俊明;;新诗史叙述中郭小川与贺敬之的经典化变动[A];“中国当代文学史:历史观念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小刚;王莹莹;;在“名”与“实”之间——重释《风景》兼及“新写实小说”的“起源性”问题[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2)[C];2010年

8 吴子林;;文学与政治的双重迷失——“文革”时期文学理论及其反思[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1)[C];2011年

9 丁秀强;;再谈文艺与政治的关系[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10 刘卫东;;在“革命现代性”与“乡土中国”传统的接榫处——从“当代”视角重读梁斌《红旗谱》[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吕敏宏;手中放飞的风筝[D];南开大学;2010年

5 董秀丽;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夏义生;王蒙小说流变与当代政治文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建波;逆游的行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宁;一体与异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潘水萍;古典主义在中国[D];暨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树军;50至70年代合作化小说情爱叙事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玉英;陈染小说创作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阳;张承志小说创作——生命与灵魂的超越[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郭丽伟;深层呼唤与别样的叙事[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顾秀阳;毕飞宇小说创作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孔晓音;李锐小说中的革命历史[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孙倩;论中国幽默儿童文学创作的发展与演变[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刘莉芳;九十年代以来“学府散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牛欣;新时期以来张爱玲形象的重构[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赵鸿洁;王蒙小说语言浅论[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书华;历史真实 人的存在 叙事策略——新历史小说研究述评[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年03期

2 傅书华;近期新历史小说研究述评[J];理论与创作;2002年05期

3 黄海琴;新历史小说研究综述[J];当代文坛;2003年05期

4 薛忠文;“新历史小说”历史观刍议[J];齐鲁学刊;2004年02期

5 刘人锋;论新历史小说的审美取向[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5期

6 詹先琦;“小历史”对“大历史”的改写——对新历史小说的一种解读[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7 管淑花;语言的狂欢——浅评新历史小说的叙事策略[J];当代文坛;2005年02期

8 王启凡;宿丰;;在传统与后现代文化间升腾与坠落的“新历史小说”[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01期

9 王红;;回应与反响:新历史小说多重叙事方式探析[J];当代文坛;2006年05期

10 赵玮;;论新历史小说的变异性[J];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中顼;新历史小说创作的严重迷误[N];文艺报;2001年

2 文新;山东举行孙方之小说研讨会[N];文艺报;2007年

3 刘国民;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4 黄发有;当理想成为追忆[N];中华读书报;2012年

5 黄发有 南京大学文学院;从政治主导到多元对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仰智;应然存在的已然追问[D];河南大学;2004年

2 黄健;穿越传统的历史想象[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立娟;新历史小说复仇主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朱志云;论新历史小说的本体悲剧[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方秀珍;重构、追踪与游戏——新历史小说论[D];郑州大学;2002年

4 黄珊珊;虚构的“真相”——新历史小说论[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5 屈红玲;论新历史小说的历史观和叙事策略[D];郑州大学;2012年

6 崔羽淇;新历史小说中的抗战叙事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7 童双;中国新时期新历史小说中的自我塑造问题[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陈诚;通往新历史小说之路[D];西北大学;2010年

9 夏楚群;在历史的边缘追寻真实[D];安徽大学;2010年

10 夏云果;新历史小说对中国近代历史的书写[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933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0933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3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