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唐诗动物骑乘意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7 03:08

  本文关键词:唐诗动物骑乘意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唐诗动物 骑乘意象 政治文化 宗教信仰 个人气质


【摘要】:本文以唐诗中出现的动物骑乘意象为研究对象。在全面清理唐诗文献的基础上,对出现的动物骑乘意象进行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贯彻“鸟兽虫鱼”四分法进行分类解读,并围绕意象涉及的政治经济、宗教信仰、地域交通、诗人气质等因素进行探讨。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研究缘起,唐诗中丰富的动物骑乘意象,是历史积淀和现实意蕴相互交织和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动物骑乘意象为了解唐代宗教信仰、地域交通、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提供了独特视角。综述研究现状,相关论文偶有论及,但仍方兴未艾,有待进一步整理和研究。介绍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检索和数据统计相结合的方法、考证与批评相结合的方法、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相结合的方法等。第二章,进行概念界定,明确材料范围。进行材料搜集,主要利用《全唐诗》《全唐诗补编》的辑汇材料,尽可能吸收唐诗辑佚学、校勘学的最新成果。确定概念内涵,尽可能保证有关材料不遗漏,无关材料不杂糅,特别是对一些似是而非的材料进行甄别和剔除。在材料完备和准确的基础上,对出现的动词(如骑、乘、驾、驭等)和名词(如马、牛、象、鹤、鱼等)进行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第三章,比较“裸毛羽鳞介”与“鸟兽虫鱼”两种分类方法的优劣,明确本文贯彻“鸟兽虫鱼”的四分法。对龙、蛇等一些界限稍显模糊的动物,依据文献记载,尽可能合理地划入相应的类型之中。鸟类涉及鹅、鹏、鹤、鸿鹄、鸾(凤凰)、乌鸦等;兽类涉及马、狐、象、骡、驴、猪、麟、牛、龙、虎、羊、鹿、犬等;虫类包括蟾蜍、蛇等;鱼类包括鳌、鳖、鼋、鲸、鲤等。溯其源流,辨其异同。第四章,对动物骑乘意象涉及的政治文化因素进行探讨。骑乘意象以马居多,这有着深刻的社会因素。唐代统治者承袭了关陇集团的血脉,“入则为相,出则为将”,政治与军事高度结合,马匹作为重要的战略装备深受青睐。唐代政治安定、军事发达、经济繁荣、交通便利,公私蓄养皆有着较大规模,马的昂扬奋进与唐代昂扬的精神气质相彰,马的丰实健硕与唐代丰满的美学追求相应,也为唐诗马骑乘意象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五章,对动物骑乘意象涉及的宗教因素进行探讨。唐代宗教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儒、道、释三足鼎立,景教、祆教、回教、摩尼教等不断发展,宗教信仰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期。而动物骑乘意象可代表不同的宗教内涵,譬如骑牛可以寓意道教的逍遥、骑象可能寓意佛家的深弘、骑马可以寓意儒家的昂扬,悉有所指,各具深意。第六章,对动物骑乘意象涉及的个人气质因素进行探讨。个人与生俱来的气质,和独一无二的社会经历,会对人格的塑造和审美的追求产生深远影响,也造成诗人笔下骑乘意象的千差万别。如白居易之骑鹤想象,贾岛之骑驴经历,李杜对于骑马和骑驴的不同态度,反映出诗人丰富的人生履历和精神寄寓。
【关键词】:唐诗动物 骑乘意象 政治文化 宗教信仰 个人气质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第一章 绪论9-14
  • 第一节 选题缘起9-10
  • 第二节 研究现状10-13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13-14
  • 第二章 动物骑乘意象的材料选择和概念界定14-30
  • 第一节 材料范围14-15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材料甄别15-25
  • 第三节 材料的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25-30
  • 一、定量统计25-28
  • 二、定性分析28-30
  • 第三章 唐诗动物骑乘意象属类研究30-42
  • 第一节 从“裸毛羽鳞介”到“鸟兽虫鱼”30-32
  • 第二节 鸟类骑乘意象32-34
  • 一、骑鹤32
  • 二、骑鸾(凤凰)32-33
  • 三、骑鸿鹄33
  • 四、骑鹏33
  • 五、驾鹅33-34
  • 六、骑乌(乌鸦)34
  • 第三节 兽类骑乘意象34-40
  • 一、骑马34-35
  • 二、骑驴35-36
  • 三、乘象36
  • 四、骑骡36-37
  • 五、骑狐37
  • 六、骑猪37
  • 七、骑麟37
  • 八、骑牛37-38
  • 九、骑虎38
  • 十、骑羊38-39
  • 十一、骑鹿39
  • 十二、骑龙39
  • 十三、骑犀39
  • 十四、跨犬39-40
  • 第四节 虫类骑乘意象40
  • 一、骑蟾蜍40
  • 二、掣蛇40
  • 第五节 鱼类骑乘意象40-42
  • 一、骑鳖40
  • 二、乘鼋40-41
  • 三、坐鳌41
  • 四、骑鲤41
  • 五、骑鲸41-42
  • 第四章 郡将虽乘马,群官总是驴——政治文化因素42-49
  • 第一节“出将入相”的政治理想42-44
  • 第二节“北去南来”的交通需要44-47
  • 第三节“丰肥为美”的时代风尚47-49
  • 第五章 白法调狂象,玄言问老龙——宗教信仰因素49-58
  • 第一节 儒教与动物骑乘意象49-51
  • 第二节 佛教与动物骑乘意象51-53
  • 第三节 道教与动物骑乘意象53-58
  • 第六章 鹤驾寻沧海,犀轩过赤城——个人气质因素58-66
  • 第一节 白居易的驾鹤想象:从兼济到独善的转捩58-60
  • 第二节 贾岛的骑驴经历:从当时的描写到后世的刻画60-62
  • 第三节 李杜动物骑乘意象的比较62-66
  • 结语66-68
  • 参考文献68-72
  • 致谢72-7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延英;;意象之义[J];美与时代;2007年09期

2 骆新泉;;宋代一般女性与歌妓楼意象词的丰富内涵[J];梧州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洪忠煌;戏剧意象的内涵与特征[J];艺术百家;1989年03期

4 曹明海;拓开内隐外秀的艺术奥区——论文学鉴赏中的意象分析[J];名作欣赏;1991年01期

5 林克欢;;舞台意象分析[J];戏剧文学;1991年05期

6 江晓梅;济慈诗中睡眠意象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7 唐诗;;《爱与黑暗的故事》意象分析[J];教书育人;2012年09期

8 高佳;;意象分析例说: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9 李云珠;王威;龙小云;;文学作品中“水”与“火”的意象分析[J];作家;2008年02期

10 耿占春;李海英;;在灰色的土路上与暗影同行——靳晓静诗中“路”的意象分析[J];扬子江诗刊;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莉;;铁质的人生——李轻松诗歌中“铁”意象分析[A];李轻松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建宏;李雪铭;;大连市空间意象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会宁县第四中学 孙惠霞;诗歌意象解析[N];甘肃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字温;现代中国女性诗文中的典型意象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霄;基于风景明信片感知的旅游地意象形成及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周芡竹;《诗经》的风雨意象[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3 余红芳;唐诗动物骑乘意象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4 赵星垣;艺术意象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5 王雪敏;宋南渡词意象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汤子馨;场所与意象理论下的纪念性景观设计手法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4年

7 姜红;《庄子》散文中的典型意象分析[D];延边大学;2008年

8 李蕊;梦与戏—中国经典戏曲文本中梦意象的美学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严雷;寻声律以定墨 窥意象而运斤[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随清娥;鲁迅小说意象主题论[D];聊城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016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1016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c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