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北宋吏、隐与老庄之学

发布时间:2017-10-31 06:30

  本文关键词:北宋吏、隐与老庄之学


  更多相关文章: 吏隐 老庄之学 宠辱不惊 适性 无为


【摘要】:吏隐这一北宋独特的文化现象,时贤或从道家道教角度进行研究,或从佛教禅宗思想予以探讨,多有新见。不过,北宋吏隐与道家道教的核心思想——老庄之学的关系可能更为密切,儒家借其以构成具有严密哲学体系的新儒学,佛教禅宗之得道又与其相通,所以,以老庄之学作为着眼点可能更适宜。北宋吏隐在老庄之学的影响下展现出不同的形态,且表现出宠辱不惊、适性、无为的特点,又形成了对老庄思想的心理趋向。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吏隐 老庄之学 宠辱不惊 适性 无为
【分类号】:I206.2
【正文快照】: 吏隐这一北宋时期独特的文化现象,时贤或从道家道教角度进行研究,如张松辉《唐宋道家道教与文学》、李生龙《隐士与中国古代文学》等皆有相关论述;或从佛教禅宗思想予以探讨,如张玉璞所著之《“吏隐”与宋代士大夫文人的隐逸文化精神》等,多有新见。不过,北宋吏隐与道家道教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建波;;吏隐诗的嬗变[J];唐都学刊;2007年01期

2 李红霞;;论唐诗中的吏隐主题[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3 钟巧灵;;宋代吏隐与文人生活[J];船山学刊;2010年01期

4 郝美娟;;论范仲淹的“吏隐”情结[J];唐都学刊;2011年01期

5 蒋寅;古典诗歌中的“吏隐”[J];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6 吕友仁;李慧玲;;杜诗、苏诗、黄诗中“吏隐”注的澄清——辑本《汝南先贤传》学术价值初探[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汪国林;;论白居易吏隐思想及其对宋代文人的影响——以苏轼为考察对象[J];求索;2011年06期

8 薛泉;;论李东阳的“吏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杜学霞;;白居易在杭、苏时的“吏隐”心态及思想渊源[J];韶关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程磊;;宋代士人吏隐的精神价值与山林境界的转向[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本文编号:11211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1211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6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