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也谈《倾城之恋》中的“城”

发布时间:2017-11-08 21:22

  本文关键词:也谈《倾城之恋》中的“城”


  更多相关文章: 《倾城之恋》 上海 香港


【摘要】:《倾城之恋》是张爱玲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的小说,战争虽然让城市千疮百孔,却成全了白流苏和范柳原的婚姻。小说中的写到"城",在地理概念上是上海和香港。同时,在心理层面上,"城"又是人物各自心中的"城",是象征和隐喻的载体,是他们灵魂深处的孤独。
【作者单位】: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东汉·许慎《说文》中“城”——所以盛民也。它本义是指城邑用来作为防卫性的墙圈,在古代,用作城邑防卫设施的大多是一圈完整的土墙,但也有一些墙圈选择一部分用土垒筑,另外一部分用竹篱笆、木栅栏或者河岸代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城”的作用是双重的:不仅可以用来防御外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彦利;灰白色的团圆——试论《倾城之恋》的艺术特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杨兆华;;《倾城之恋》的结构和情节特点[J];新闻天地;2005年05期

3 胡彦华;杨青;;隐匿的悲凉——浅析《倾城之恋》的悲剧性[J];船山学刊;2006年03期

4 王晶;;解读《倾城之恋》[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4期

5 周爱华;;苍凉的胡琴:《倾城之恋》·《二段琴》[J];创作评谭;2008年02期

6 朱刘霞;;香港的悲喜剧——《倾城之恋》与《香港的情和爱》之比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7期

7 白春香;;女性怨曲二重奏——对《倾城之恋》的另一种解读[J];社科纵横;2010年05期

8 刘耘;刘翊;;同一时代造就的不同恋情:《瑰宝》与《倾城之恋》比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07期

9 周萌萌;;《倾城之恋》人物心理特征分析[J];电影文学;2010年10期

10 高固华;;文学名著的尊重与改编——以《倾城之恋》为例[J];名作欣赏;2011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杰;;拆解“倾城”的神话——张爱玲《倾城之恋》创作意图辨[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山东 于展绥;忏悔与矫情[N];社会科学报;2002年

2 周眉;和名家一起阅读[N];光明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邵金玲;从关联理论视角分析小说《倾城之恋》中人物对话[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杨科涯;感觉的真实与虚无[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588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1588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b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