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剩余的抒情——刘亮程论

发布时间:2017-11-11 13:43

  本文关键词:剩余的抒情——刘亮程论


  更多相关文章: 刘亮程 轻逸 复杂性 经验修辞 感觉主义


【摘要】:刘亮程于1990年代踏进文坛,最初写诗,后以风格化的散文成名,形成了纡徐舒缓、思致轻灵的"轻逸"美学。与彼时流行的学者随笔、文化散文的刻板呆滞和庸琐零碎的小女人畅想相区别,刘亮程独辟性灵感觉一路,将"村庄"的意象和想象上升到一种认识论的角度。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抒情式的村庄已经无法触及现实乡村的复杂性,他的散文是诗歌的剩余,同时也就成了剩余的抒情。他于是走上小说这一更具包容性的文体,但他的小说以修辞烘托的经验为本,打破了因果关联的戏剧性情节,而注重包含隐喻性的抒情,将经历转化为经验,尤为着力文本与世界各自的繁复和纠缠,这构成了一种感觉主义的独特风格,开辟了小说写作的别样可能性。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分类号】:I206.7
【正文快照】: 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说,20世纪90年代对于中国文学都具有某种节点的意味。政治和经济的转型带来市民群体及其意识的滋生与张扬,宏大抒情迅速进入黄昏,个人、日常生活与叙事性成为文学的主潮,而黑格尔所谓的“散文时代”悠然降临。按照黑格尔的分析,散文的方式是与日常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立民;刘亮程的村庄——谈刘亮程的散文[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01期

2 陈协,刘亮程;以天地自然之心体察万物——刘亮程散文《狗这一辈子》赏析[J];名作欣赏;2003年09期

3 任孝珍;命运的关注——试评刘亮程散文[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3年01期

4 李晓华;原始思维·诗意地栖居·现代焦虑——刘亮程心态散文浅析[J];当代文坛;2004年03期

5 晓华,汪政;刘亮程散文评点二则[J];名作欣赏;2004年09期

6 陈协;刘亮程的意义——以《城市牛哞》为例的解读[J];名作欣赏;2004年09期

7 李晓华;安放灵魂的家园——浅释刘亮程散文的美学意义[J];当代文坛;2004年06期

8 王立宪;刘亮程散文的意义[J];写作;2005年07期

9 王卫星;走近《一个人的村庄》——刘亮程散文创作解读[J];昌吉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沈艺虹;;寻找精神的家园——试论刘亮程的乡土散文[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斌;刘亮程的村庄[N];吉林日报;2001年

2 深圳商报记者 夏和顺;刘亮程:我也是打工作家[N];深圳商报;2010年

3 舒晋瑜;刘亮程:新疆!新疆![N];中华读书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张滢莹;刘亮程:作家的心灵应该更慢[N];文学报;2013年

5 栏目主持 采写 舒晋瑜;刘亮程:让自然说话[N];中华读书报;2014年

6 唐朝晖;我们的村庄[N];文艺报;2000年

7 刘永新;我愿意守着自己的乡村老去[N];深圳特区报;2008年

8 张立国;乡村哲学的神话[N];北京日报;2001年

9 深圳商报记者 杨青;土地里“长”出的作家[N];深圳商报;2012年

10 鹿丁联;从浮躁喧哗中寻得超然宁静[N];西安日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丹娜;精神生态视野中的刘亮程散文创作[D];河南大学;2010年

2 时立敏;论刘亮程文学创作的哲学意蕴[D];内蒙古大学;2012年

3 王一存;刘亮程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杜真真;刘亮程散文意象的诗性建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5年

5 李爱梅;乡村行吟者刘亮程[D];新疆大学;2008年

6 刘洁;刘亮程散文简论[D];河南大学;2014年

7 李曼霓;道家文化与生态美学视域下的刘亮程创作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4年

8 毛刚妮;论刘亮程的散文[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雅娟;论刘亮程散文中的乡村意象[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2年

10 尹倩;刘亮程散文语言风格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716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1716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c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