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安忆近年来的短篇小说
本文关键词:读王安忆近年来的短篇小说
更多相关文章: 王安忆小说 中长篇小说 现实主义作家 《长恨歌》 九十年代 我爱 心理描写 临淮关 生存状态 结婚生子
【摘要】:正一九十年代以来,王安忆为人称道的是中长篇小说,例如《长恨歌》《富萍》《天香》《纪实与虚构》《叔叔的故事》《我爱比尔》《米尼》等,而她的短篇好像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郜元宝先生还指称她近年的小说有"书斋气",她对人的关注"没有以前那么强烈,那么坚定,那么专注,那么感动同时代人,变得游移和稀薄了"。1但王安忆却坚称自己是"古典"和现实主义作家,她认同托尔斯泰等古典作家那种关注现实的人道主义立场,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一九十年代以来,王安忆为人称道的是中长篇小说,例如《长恨歌》《富萍》《天香》《纪实与虚构》《叔叔的故事》《我爱比尔》《米尼》等,而她的短篇好像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郜元宝先生还指称她近年的小说有“书斋气”,她对人的关注“没有以前那么强烈,那么坚定,那么专注,那么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明;从“淮海路”到“梅家桥—”从王安忆小说创作的转变谈起[J];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05期
2 刘渝霞;王安忆作品中的家常世界——王安忆90年代后作品浅论[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孙兰花;;女性视域下的审美烛照——以王安忆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为例[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滕朝军;母华敏;;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城市”观[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马春花;;王安忆小说中的上海地景[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龙梅;;难觅“和谐”——试论王安忆小说中的两性关系[J];华商;2007年17期
7 刘晰;;论王安忆小说中的女性意识[J];大众文艺;2011年11期
8 马超;王安忆小说的时空背景[J];天水师专学报;1997年04期
9 盛琥君;;论王安忆小说的漂泊主题[J];文教资料;2010年18期
10 李懋;论王安忆小说的命运主题[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晓峰;;文学:个人心灵的景——王安忆的文学观管窥[A];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徐阿兵;;被平庸吞没的文学——从王安忆看“日常生活写作”的困境[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陈华积;;“米尼”们的“沉沦”——王安忆小说转型研究[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4 王莉;;自然 朴素 平实——王安忆小说的审美风格及其形成[A];中国小说研究[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郜元宝;全面接受王安忆意味着什么[N];社会科学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王臻青;王安忆在建构自己的一个梦[N];辽宁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许维萍;写实空间下的无尽可能[N];辽宁日报;2007年
4 杨剑龙;精神的探究与艺术的追求[N];文艺报;2001年
5 王宏图;对现实的回应及其匮乏[N];文学报;2003年
6 ;女性写作促进妇女理论建设[N];中国妇女报;2003年
7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胡燕春;当代海派女作家的美国“表情”[N];光明日报;2011年
8 台湾著名学者 陈信元;大陆名作家:两岸共同的文化偶像[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9 ;常态叙述中的精神追求[N];中国文化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裴艳艳;王安忆小说主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2 吴芸茜;与时间对峙[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亚亚;成如容易却艰辛[D];复旦大学;2003年
4 李淑霞;王安忆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房芳;平民世界的人性书写[D];山东大学;2011年
6 张向辉;守望·逃离·追寻[D];苏州大学;2009年
7 华霄颖;市民文化与都市想像[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于启宏;论文革后的中国自然主义文学[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霞;论王安忆的“上海世界”[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赵春雨;王安忆小说的人文关怀[D];吉林大学;2009年
3 盛婷婷;论王安忆小说中的命运书写[D];扬州大学;2010年
4 姚冬梅;论王安忆作品中的“身份困境”[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梁万新;城与乡:俗世生存的审美建构[D];暨南大学;2011年
6 王瑞芬;独特的历史观观照下的城市书写[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芳;从历史观两性观探析王安忆文学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秀娟;漂泊与宿命——王安忆论[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孙惠欣;论王安忆小说中的女性意识[D];延边大学;2002年
10 周海峰;王安忆1990年代以来小说创作中的亲自然倾向[D];兰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754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175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