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三大农运与作家赖和的诞生
本文关键词:1925年三大农运与作家赖和的诞生
更多相关文章: 赖和 《一杆“秤仔”》 农民运动 台湾新文学 《台湾民报》
【摘要】:1925年三大农民运动(竹林事件、二林事件、拂下地争议)先后爆发,此时也是台湾新文学运动从"摇篮期"进入"成熟期"、"台湾新文学之父"赖和推出代表性作品的时期。农运的震撼弹终结了彷徨的"摇篮期",使文学运动与农民困境接轨,在"新形式"的确认后有了"新内容"的确认。三大农运对赖和的影响,意味着新文学"台湾性"的诞生。三大农运对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影响迄今未获重视,本文尝试突破这种盲点,为新文学运动从发韧到成熟的现象增加农民运动层次的分析。笔者主张,1925年台湾农运的爆发和新文学成熟作品的涌现为关联性现象。本文将以赖和为指标,从本土社会争议与新文学形式变革相互联系的角度,重新厘清台湾新文学作为符应本土需求的一种新文化载体、社会运动而崛起的背景、动力与意义。
【作者单位】: 台湾清华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
【分类号】:I206.6
【正文快照】: 一、前言 荷据时期经由汉人移民引入台湾的集约农业,在日本殖民统治下开始了第一波现代化。日据时期台湾农民人口约占五成,其中60%为耕地面积不足一甲的小农,这个时期台湾农民的耕作形态除了受天候与生态环境影响之外,更受到总督府土地政策、米糖经济体制、大型水利灌溉设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蕴斌;赖和散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2 陆士清;“去中国化”的表演——评“文化台独”对赖和的歪曲[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年04期
3 夏明亮;台湾新文学之父赖和[J];文史月刊;2005年09期
4 王震亚;;“台湾的鲁迅”——赖和[J];统一论坛;2008年04期
5 ;悼念我国粉末冶金领域德高望重的著名专家赖和怡教授[J];粉末冶金技术;2009年04期
6 吴怀玉;赖和德真不赖[J];党风与廉政;1996年11期
7 陈美霞;;从单一到多元:大陆赖和研究及其范式转移[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12期
8 方忠;;论赖和创作的民族性[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9 杨剑龙;影响与开拓──论鲁迅对赖和小说的影响[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5年05期
10 陈漱渝;“文才海内独称高”——参观彰化赖和纪念馆[J];台声;1996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邱闽;省外侨办领导来新慰问我市归侨侨眷[N];新乡日报;2007年
2 何标;天地至今留正气[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3 陈美霞;甲午年重读《斗闹热》[N];文艺报;2014年
4 记者 洪亚男;以文学为纽带促进两岸交流[N];石狮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佳蒙;赖和小说中的“鲁迅精神”[D];苏州大学;2010年
2 甘志伟;反抗精神与民族意识的书写[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932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193248.html